分享到: | 更多 |
月入2083元算中等收入 这标准靠不靠谱
毕诗成
这两天,“国家统计局:月入2083元就算中等收入群体”的报道在朋友圈热议,并伴着不无戏谑的调侃:“再也不要叨叨什么拖后腿了,再拖都拖地了”“感情我这月入5000元的都成土豪了,千万别被分了田地”。
什么情况?原来,国家统计局近日用明确的具体数据回答了“一个月要挣多少钱,才能算是中等收入群体”的命题。按照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标准“年收入2.5万~25万元人民币”,换算下来,也就是说只要月收入2083元,就能算中等收入群体了。(《都市时报》1月15日)以这种算法,中国拥有“世界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3亿人为中等收入群体,占世界的30%。
在当代中国,可能除了“×0后”的代际话题之外,最能撩动民众心弦的就是自己的收入,特别是和别人比起来能排到哪个段位的话题了。大家调侃的时候,显然多少有另一重表达:这标准是不是也太低了点?洞察每一波关于中等收入之类调侃的背后,显然都饱含着对于未来太多的期许。
仔细研究了一下国内外各种关于中等收入标准的指标,或许不得不承认,这个数字作为一个基准线,恐怕还是经得起推敲的;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一直在增加,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拿世界银行的标准换算下来,不就是月入2000多元吗?
当微博朋友圈里刷屏调侃的时候,或许提醒我们另外一个真相:这个时代,公共空间话语早已经偏向于精英化了。中等收入以上的人,把关于房子,车子的故事,以及房子车子背负起的压力,讲到了极致。反倒那些平均数以下,苦于每一个生计日子的人,稀缺了声音。我们不能失去对于低收入群体、贫困人口仍然庞大的体认能力——真实世界里,每个月为了1000元苦苦挣扎的,大有人在。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当我们在谈论中等收入群体的时候,都附带着一种对于静美生活的向往,一种从容应对日常生活的追求。从这个维度来考量,公共话语层面的中等收入群体,月入2083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世界银行的指标跨度很大,“年收入2.5万~25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月入2000多元到月入20000多元之间”,这一个“0”,包含的内容何其丰富!
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曾对中等收入群体提出三个问题,被媒体反复引用:第一,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第二,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第三,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大前研一说: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有任何一个为“是”,你就不算中等收入群体。
而对于这三个压力命题的答案,在北上广深、在二三线、四五线城市,显然需要的“底牌”差距是非常大的,我们很难提供一个标准答案一刀切地解决。
回到中等收入群体这个指标数字来说,它只能作为一个“脱贫攻坚、推动发展”的参考指标。希望它成为一个兜底的底线,“撞线”的人数越多越好,但绝对不是撞了指标线就万事大吉了——社会发展需要有兜底的网,更要提供更多向上的梯子,让年收入2.5万元的,往年收入25万元攀爬;让年收入25万元的,有更多财富增收的机会,能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