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基层声音】
“好心情”也是生产力
近日有报载称,汕头某企业公布福利信息,员工二胎小孩上幼儿园,公司每年发放5000元幼儿园学费补贴,对于二胎家庭实为一大助力。采访中,企业老总说,我们的福利致力于给员工一个好心情。
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工作压力过大是影响上班族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20%的员工感到压力过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尤其在一些高焦虑、高压力的工作岗位上。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员工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都重视用物质方式来激励员工,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内在激励越来越成为有效的激励,因为对许多员工来说,他们面临的困惑更多来自心灵和精神。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认为,心情舒畅的员工,而不是薪水丰厚的员工,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愉快的工作环境会使人称心如意,因而会工作得特别积极。不愉快的工作环境只会使人内心抵触,从而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绩。对此,他提出著名的管理定律——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些企业设有放松室、发泄室、茶室等,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或者制定员工健康研修计划和增进健康的方案,帮助员工克服身心方面的问题。人不是机器和程序,人是有多种情感诉求的,好心情是员工行动力、执行力的重要资源。员工不只是企业成本,更是资本,员工是财富而不是包袱。多让员工心情好,能快乐地工作,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是最大的“精神福利”。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企业能将员工的满意度提升20%,那么,财务绩效会增长42%。“快乐是人类普遍的愿望,一个社会越发展,对快乐的追求就越细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职场。近几年的最佳雇主排名数据显示,能否在企业“快乐工作”已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
除了二胎幼儿园学费补贴,如果能在员工的生日、结婚纪念日为员工送去祝福,甚至在节日为员工父母送出“关怀金”“孝顺奖”等温馨福利,员工就能多一些好心情,企业也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