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现实中,大家或许常遇到被公司调整岗位的情况,有的公司会提前与员工谈,而有的则直接让员工搬东西换地方。《劳动法》规定,公司制定或修改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时,应该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并公示告知员工。
近日,就有这样两起案例,同是员工拒绝调岗被开除后请求赔偿的案件,看似过程相似,结局却截然不同。
案例1
被调到子公司主任岗,她不服被开除
法院判“公司赔44.8万”
算上被辞退的那年,周女士在北京这家物业公司已经工作了14年。她没想到,自己这样的老员工居然会从总部经理的岗位调整为下属公司的部门主任。公司表示调整她的岗位,是因为业务需要,公司成立了新部门,需要周女士从事新岗位,但周女士认为这是公司在给她降级。
公司在2017年3月分别作出三份周女士违纪过失单,让周女士到新岗位报到,但她没有听从,并在此期间向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周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约45万元。公司不服,将周女士告上法院,请求判决公司不支付该赔偿金。
法院认为,原告公司主张调岗原因是公司业务经营发生变化,而非客观原因,虽然公司有经营自主权,但在调整劳动者岗位时,应保证岗位级别和原工资待遇保持不变。被告周女士调整后的岗位明显属于降职。另外,原告不能证明被告不胜任原工作岗位,对于调整后的薪资也没有明确约定。因此,原告的行为不具有合理性。
在双方就调整岗位没有达成一致,而且被告已经申请仲裁的过程中,原告就单方对被告进行了调岗,又以被告未到岗视为她不服从公司管理,是违纪,而予以解除合同,这缺乏事实依据,属于违法解除。因此,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周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448282元。
案例2
车间调整后降薪,他旷工三天被开除
法院判“公司辞退合法”
自从小全2011年到成都一动力部件公司上班后,就一直在铸造车间做工,以计件考核的方式计算工资,算下来平均每个月能拿到两三千元。2016年11月,由于铸造车间停产,工段逐步关闭,公司便调整了小全的岗位,把他调到连杆精加工车间,但需要重新学习新岗位的工作,培训期间每月只有约1500元的学员工资。
2016年11月19日,被调整岗位当天,小全拿到了新的岗位门禁卡,但没跟公司重新签《岗位合同书》。小全认为公司私自调整岗位,并且导致他降薪,这不合理。于是,从11月20日开始至11月23日,小全连续三天没有去上班。11月24日,公司作出处理决定,“小全旷工三天处以600元罚款并予以除名”。公司认为小全无故旷工超过三天,严重违反了公司的制度和《员工守则》规定。随后,小全向大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该仲裁委裁决公司赔偿小全4万余元。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原、被告合同中约定了被告服从原告的岗位调整和安排,且原告具有单方调整被告岗位的权利,以及被告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时,原告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由于公司原有的生产车间逐渐关闭,调整劳动者岗位成为客观需要。
在双方没有对此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公司就单方调整被告岗位并降低工资,被告在此期间其实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但他却连续旷工三天。这不仅违反了劳动合同、岗位合同的约定义务,也违反了《员工守则》规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因此,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据此辞退被告,符合法律规定,原告解除与被告劳动关系后,依法不予支付被告赔偿金。
小全对一审判决不服,向成都中院提起上诉,成都中院经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