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时评:“造城运动”该降温了
本网评论员 赵昂
据新华社报道,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去年对12个省、自治区的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156个地级市里,有九成以上正在规划建设新城,部分城市新城面积是城市建成区的数倍之多。此外,12个省会城市共规划建设55个新城新区,甚至有的城市打算兴建13个新区。
而这些新城的所能容纳的人口,已经远远将这些城市未来数十年的人口增量提前“透支”。据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润令透露,“有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到34亿。”换言之,就算把全国人口都塞进这些新城,房子也住不满。
明知新城建设已经过于超前,那为何部分地方依旧热衷于这种造城运动呢?
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造城运动”,甚至是“造空城运动”。一方面是因为土地财政, 许多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性过强,而扩建新城的土地征用成本,远远小于拆建已有的中心城区。
另一方面则是新城建设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各地一季度GDP数据都已经出炉,部分城市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通常而言,拉动经济有三驾马车:房地产、汽车和基础设施。大兴土木去建设新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为GDP带来的显著增长自不必赘述,其背后一系列的衍生行业例如钢铁、铝业、水泥、建材、家电等也可因此得以拉动,而为了往返于新老城区之间,居民也会购置更多汽车。建起一片新城,GDP数字可以窜上一窜。
但是,在大建新城过程中,一系列隐忧也开始被埋下。除却资源浪费,只管盖房子,忽略配套设施和引入相关产业的“造城运动”,往往会造成新城包括教育、医疗在内基础设施不足,产业空心化。居民在新城区里无法就业,也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不得不往返于中心城区和新城之间。最终,新城变为睡城甚至空城,不仅没有缓和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反而让“大城市病”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呈现逐步递减的效应。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依靠投资新城来,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空留一片空城和满地债务。保住经济增长率的底线,关键在于简政放权,调整经济结构,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体的活力。
城镇化不等于简单地进行大兴土木去搞“造城运动”,吞噬掉一个又一个炊烟袅袅的乡村,修建起一片又一片空荡荡的水泥森林。如果“造城运动”迟迟不能降温,也许有一天,我们一觉醒来,会发现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记忆中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