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他们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据新华社报道)
当今社会,对“专业人士”的称谓,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大师、专家、学者……对“工匠”一说鲜有耳闻。其实,工匠的技艺水平不仅体现了技术人员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也代表了一个国家某一行业发展的真实水平。
最近,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异常火爆。据首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开馆以来,集中展示西汉时期一个墓葬出土文物的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样式最精美的一次展览。我们在赞叹于出土文物之精美的同时,也惊叹于古人之高超技艺。
在当今世界,“德国制造”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它代表了品质的保证。但是,约一百年前,“德国制造”却是粗制滥造、偷窃设计的代名词,经过几代德国工匠们不懈努力,如今“德国制造”的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而受到各国欢迎。
无论是古代的能工巧匠还是德国的现代工匠,之所以能够制造出美轮美奂的工业品,是因为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和对技术的追求。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中国制造给世界的印象更多的是价格低廉,产品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品质比较低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产品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是“德艺双馨”的工匠数量有限,人才短缺。
能够成为工匠,甚至大国工匠,靠的不仅是手艺,除了刻苦钻研技术之外,
还应该具有对技能创新的执着,对技艺传承的责任,以及对于本行业的无尽热爱。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纵深发展和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工匠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首先,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感染到每座车间工厂,感染到每位技术工人。其次,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要加强工匠培养,提升产品质量,打造金字招牌。最后,技术工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认真敬业,始终保持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其实,“工匠精神”不仅是工匠的精神追求,也应该是劳动者共同的精神追求。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中工时评:让更多职工感受法律的温暖和力量 2008-11-14 |
中工时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 2010-11-24 |
中工时评:必须唱响“劳动光荣”的社会主旋律 2011-01-26 |
中工时评:总书记4次视察帮扶中心传递出什... 2011-06-13 |
中工时评:广大职工群众因何真心实意拥护党... 2011-06-29 |
中工时评: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2013-04-10 |
中工时评:为法律更多人性光辉而叫好! 2013-07-04 |
中工时评:是什么让企业和职工站在一起? 2013-10-14 |
中工时评:“互联互通”改变中国发展格局 2014-11-21 |
金 备:工匠精神是“创新”的基石 2015-03-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