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两会”重庆团讨论时,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指出,在最近房地产交易中有一些房产商和中介公司,他们给购房者提供首付支持,需要引起重视。尤其要注意金融创新的杠杆和理财产品为了牟利而加的杠杆,特别要注意一些融资项目跨界叠加形成的高杠杆。如果听任当前这些工具的滥用,将会引发金融灾难。
去年11月底,5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为3.73亿平方米,全国整体商品房待售面积则达6.96亿平方米,如果算上在建未售面积和待开工面积,房地产库存面积会更高。房地产高库存不仅成了制约其健康发展的“瓶颈”,更成了拖累经济增长的“包袱”。在外需不振、全球经济并未走出阴影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库存”纳入2016年我国五大经济任务之一,“去库存”成了现今时期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
实际上,自2015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诸如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一系列“组合拳”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政策使用方面想尽了办法:对购房给予重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但从全国来看,这些政策并没有及时起到效果。
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一向是地产经济的晴雨表,在各地“地方版”去库存政策的刺激下,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势凶猛。据国家统计局2月26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涨幅最高的深圳领涨全国14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了52.7%。上海和北京紧随其后。深圳房价上涨便是金融工具助推的结果。应该看到,允许投资者使用高杠杆工具的去库存政策,在资金融通迅速、交易量有基础的大城市,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房价上涨幅度也很惊人。一些地方政府迅速完成去库存的任务背后,隐藏着不恰当的金融政策,这可能会带来巨大风险。
为去库存推高房价,显然与出发点南辕北辙。滥用金融杠杆,使用房企金融工具带来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高杠杆会催生大量的投机需求,让一些热钱进入市场,等风险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国内外一些密谋做空的资金和机构也会兴风作浪。一旦做空势力得逞,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改革的进程。因此,要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保持谨慎态度。
实际上,房地产的高库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经济运营自有其周期,不能冀望于迅速解决。在去库存的方法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有了一套清晰的思路,都是立足于长远,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的好方法。各地房地产库存和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这一套政策“组合拳”运用得好,能起到稳房价、保增长、调结构、百姓安的效果。如果地方政府只是为了完成去库存的任务,甚至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入,提高杠杆推高房价,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李月明:房地产调控需要银行打出“组合拳” 2010-11-05 |
张魁兴:重启《价格法》调控房价是晚点的正义 2010-11-10 |
沈宏胜:副部级官员买不起房也不同意降房价? 2010-11-11 |
李月明个人文集 2011-03-14 |
中工时评:保障房如何走出困局? 2011-05-16 |
中工时评:从一个房地产商的彷徨谈起 2013-02-22 |
中工时评:资源共享方能破解天价学区房 2016-03-07 |
中工时评:重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2016-03-09 |
一周看点:网络如何搞舆论监督? 2008-12-26 |
一周看点:向改革开放致敬 2008-12-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