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两会快评”之三十三
中工时评: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需各方共同发力
言寡尤
//www.workercn.cn2016-03-14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食品安全,一直是两会的热点民生议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老生常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全链条”监管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无漏洞的有力措施。传统的餐饮食品制作环节包括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粗加工、切配、烹调、备餐、供餐等,从材料的选购到食品端上饭桌有一整套完整链条。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终端食品的安全与否。如今,随着外卖的兴起,传统餐饮的供应链又增加了一个新环节,即从厨房到订餐者的过程。外卖服务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地品尝各方美味,其便捷性毋庸置疑。然而,外卖环节这一“行走在路上”的新晋服务,也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外卖的兴起让餐饮服务有点“雾里看花”。外卖服务将餐品直接送至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并不了解餐品提供者的具体情况和食品的制作环境,这让部分不法商贩有机可乘。由于餐饮电商门槛较低,有些餐饮业经营者甚至没有实体店,在“黑作坊”里制作食品来进行销售。他们提供给外卖平台虚假地址,从业人员健康、原材料来源、卫生条件等情况全部不得而知。此外,即使消费者在正规餐饮店铺订外卖,收到的食品缺斤短两、质量不佳或与产品描述严重不符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实体店就餐时,消费者能够通过商家证照、卫生环境、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判断,而平台订餐具有不透明性,很多情况是不可预见的。对消费者而言,下单时难以确定餐品质量,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很难追溯。

  外卖食品出现问题,追责对象也“扑朔迷离”。餐饮制作和运送是两个独立过程,食用外卖食品导致的安全问题,在追责过程中会遇到餐饮商户和外卖平台互相“踢皮球”的情况。同时,两家分属不同部门监管也给消费者投诉带来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在有序制定和完善中。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作出了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外卖平台有审查商家资质的义务,并且在发现商家有违法行为时及时报告,坚决杜绝证照不全、信息不明、地址虚假的问题。与此同时,为解决监管难题,全国《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已公开征求意见。《办法》对网络食品经营者、第三方平台以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将成为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的有力依据。

  对待新生业态,要呵护,更要监管。相信在严而有理的监管制度下,传统餐饮业和外卖服务业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有关方面共同发力,打造“安全+便捷”的餐饮新链条,切实保障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