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组清华北大硕博毕业生到杭州街道办等基层单位就职的消息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虽然每次都是引发惊呼,但清北硕博组团去“某地”就业的新闻已经不再新鲜。
比如,龚家言注意到,去年在南方某省一所中学的新入职人员名单公示就基本是由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构成。只是,这里的“某地”都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省份,至今鲜有消息说有同类的“团”去往东北方向。
清北硕博们在南方的发达城市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夯实、基本医疗资源的配置……都少不了高层次人才。这是南方的现实需要,也是南方发展过程中的“硬骨头”。
这些在南方出现的“硬骨头”在东北也一样存在,有时还更“硬”一些。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东北的城市除这些共性问题外,还有一些独有的棘手问题——经济水平不高、历史包袱不轻、资源枯竭不停、转型不畅、产品开发不够、办事求人不绝等。这些问题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到这里帮助解决。
查阅近几年东北三省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巡视问题反馈的新闻报道,人才外流是一个显著问题。
一方面是大量优秀人才奔向本来就已经走在前列的省份;另一方面是大量优秀人才离开欠发达地区。如此状况的出现,使东北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方面更加强烈。
为什么没有出现清北硕博“组团”去东北的问题?仅仅要站在道德的高地指责这些高才生吗?还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同样的工作,人才们需要的工资待遇、生活待遇、上升通道、文化环境这些是否都得到了匹配?
如果都不匹配,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龚家言觉得,或许把这些问题解答清楚了,高层次人才奔向东北,支持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