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治霾要把狠劲儿用在点子上
//www.workercn.cn2013-12-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应对大气污染真正成为悬在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打赢这场战役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大气污染的治理势必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联防联控攻坚战,需要狠下决心,更需要把狠劲儿用在点子上。

    进入12月,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遭遇雾霾围城。雾霾的出现越来越常态化,范围越来越扩大化,向处在转型关口的中国发出了警示——治理大气污染刻不容缓。

    据12月10日新华社消息,《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空气质量。

    用经济手段倒逼各地绷紧治理大气污染这根弦,“天价罚单”显示了地方政府推动雾霾治理的用心。但深究发现,这剂猛药似乎没抓住要害。处罚对象是“8个城市”,意味着罚款来自各市的财政资金,这笔钱是从行政经费里扣还是从民生资金中挪?若是前者,官员们可能会心痛,若是后者,百姓可要心疼了。再者,财政资金的大部分来源是纳税人,百姓承担着呼吸雾霾之苦,还要为罚款买单,显然不合情理;而真正负有责任的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不用支付罚金,则难以收到惩治之效。此外,治霾资金最终还是要从省里回到市里,因此所谓罚款,更像是财政资金在省市之间的一次转移支付,左口袋出,右口袋进,这样的惩戒能有多少威慑作用?

    其实,今年上半年,陕西省环保部门也开出了更为“天价”的渭河流域水污染“生态罚单”1.4亿元,市级政府出钱,上缴到省财政,由其统一安排使用。的确,治理雾霾和治理水污染一样,需要重罚这样的猛药,但要真正显示有关方面狠抓治污的决心,罚谁、怎么罚值得深思。板子要打到实处,应当对污染企业开罚单,对治理不力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开罚单,让其真正有切肤之痛,才能倒逼企业减排,倒逼职能部门履职。

    雾霾的成因复杂,包括汽车尾气、燃煤排放物、工厂废气、工地扬尘等,涵盖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制定惩罚机制,必须厘清雾霾治理中的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和公民责任,然后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对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实行问责,对排污企业进行罚款,对公众收取一定的排放成本。也就是说,治霾要同时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切实体现“谁污染谁买单”、“谁失职谁买单”。

    治霾,政府的责任重大。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眼里,与GDP等硬指标相比,空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处于弱势。“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现在到了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河北省、天津市已经和正在完善干部考核标准,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权重。中组部刚刚印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提出“政绩考核八条”,明确不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当应对大气污染真正成为悬在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打赢这场战役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但光鲜的增长数字背后,日趋显性化的“生态赤字”正愈来愈严重地蚕食着公众的幸福感。大气污染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曾经笼罩在伦敦上空的雾霾,花了英国人大半个世纪去治理。对中国而言,这势必也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联防联控攻坚战,需要狠下决心,更需要把狠劲儿用在点子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