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从数字造假到调侃式流行语,都是沉重话题
林 琳
//www.workercn.cn2017-01-2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数字造假是只存在于辽宁一地吗?被造假的只有财政数字吗?打击数字造假,有没有靠谱的抓手和依托?“我可能是假的”,只是一种吐槽式娱乐,偶发事件勾连起不同人群对时下社会假东西太多的共鸣。与造假有关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是对承担打假职能的部门和人员的提醒。

  虚构应税事项、虚增非税收入、违规先征后返……近日辽宁省主动曝光财政数据造假事件引发舆论关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1月20日回应,将把财政收入质量纳入重点监管,并加大问责力度。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回应,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坚决防范和制止个别地方、少数人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行为和现象。

  虚构应税事项和纳税依据、虚假拆迁或转让土地等,对这些具体方法和术语,公众可能了解不多,但事情的关键并不难懂,即数字造假——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地方财政数据是中央判断地方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数据有假,判断不可能准确,后续的转移支付规模、调控措施等都可能出现偏差。如果说此前人们对一些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只是存有疑问,那么此番辽宁主动曝光之举某种程度上坐实了公众的疑问。这种直面问题、不遮丑的勇气可嘉,但带来的警示更须引起重视。数字造假是只存在于辽宁一地吗?被造假的只有财政数字吗?打击数字造假,有没有靠谱的抓手和依托?

  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统计数字,多跟公共决策、百姓利益关系密切,数字“漂亮”与政府颜面有关,但前提是要确保数字的真实可靠。

  巧合的是,有媒体报道显示,“我可能是假的”成为2017年的首个流行语——“我可能领了假的年终奖”“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看了假兵马俑”……相关表情包在微博、朋友圈等热传。这或许只是一种吐槽式娱乐,偶发事件勾连起不同人群对时下社会假东西太多的共鸣,产生圈层传播的效应。

  就说最近的几桩事:“我可能吃了假肉”——餐饮企业汉丽轩,工作人员用鸭肉冒充牛肉鹅肉;“我可能吃了假调料、买了假鞋”——天津静海区独流镇被曝光是“北方调料造假中心”,福建莆田成为“假鞋之都”……

  企业可能有造假的行为,政府部门可能编造数据、隐瞒真相,而这些造假背后往往有各种功利上的诉求。与造假有关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是媒体在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更是对承担打假职能的部门和人员的提醒。

  回到辽宁省此番曝光财政数据造假事件,首先造假是该省主动承认的,其次造假不是一年两年了,相关报道显示“虚增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实际上,针对这样的造假,我们既有《统计法》等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又有审计等制度安排,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如果辽宁不自曝,真相何时才能浮出水面?从某种角度看,一些人的自曝也是对另一些人的打脸。如果没有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后续的表态以及采取措施、扎紧制度的篱笆,那么自曝的意义可能将止步于“面对问题”,而无益于今后解决问题。

  自曝不是发现问题的常态,更不是解决问题的妙药。当我们周围环绕着诸多与造假有关的人和事,不管是哪个行业的、哪个层面的、哪个群体的,都需要靠法律、制度和相关的监管发力去打击和遏制。

  打假,必须增加求真的“砝码”,必须竭尽所能、不遗余力,而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政府部门更应该身体力行地带头求真务实、重诺守信,为诚信社会的建设做出表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