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应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夜经济”发展模式,在差异化、精细化、专业化上下功夫,避免一哄而上甚至落入“形象工程”的俗套。
据8月9日中新社报道,在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养“夜经济”成为不少地方不约而同的选择,夜间经济正在成为不少地方新的消费增长级。根据支付宝联合饿了么宣布的“8.8扫货节”消费数据显示,在“8.8扫货节”期间,海口、深圳、南宁成为夜间消费三大活泼都市,长沙、贵阳、重庆、成都等中西部都市“夜经济”活泼水平超过北京、上海。
热气腾腾的“夜经济”反映了消费加速提质升级以及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变化,折射出百姓对多元夜生活的向往,正在成为各地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今年“五一”小长假延长一天,消费潜力释放,其中夜间消费金额占比高达30%。
发展前景广阔的“夜经济”如何量质齐升,凸显地方特色,防止“千城一面”,这是各地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发展“夜经济”无疑要通盘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人文习惯、城市空间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推出符合城市自身情况和当地百姓实际需求的发展举措。流行于南方城市的“夜经济”发展模式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北方。例如,被称为四季花城的广州,晚上尤其适合户外活动,夜宵文化全国闻名。但在冬天滴水成冰的东北,则更适合集聚式室内的经济业态。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承袭。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方以文化特色为撬动“夜经济”的一个支点,成功塑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夜文化IP”。
例如,古都西安致力于用唐文化点亮城市夜空,出现在仿唐建筑群周边的各类演出吸引了庞大的客流量,以“大唐不夜城”为核心的夜商圈逐步成型,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其发展“夜经济”的品牌力量。
作为国内娱乐文化的活跃地之一的长沙,则通过举办一系列音乐节、娱乐盛典等活动,带动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夜间消费热情。当地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努力丰富夜间的经济产品,树立起长沙“娱乐之都”的城市品牌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多业态融合的复合型经济,不少地方的“夜经济”形态仍然偏重餐饮、购物等传统消费内容,文化含量更高的夜间生活消费比较匮乏。比如,各地的文化场馆基本集体缺席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大多数博物馆、图书馆仍实行通常的作息制度,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夜间文化消费体验的需求。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些主题公园、动物园推出夜游活动,包括一些兼具旅游和教育功能的夜宿游,这些以文旅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旅游产品大大增加了商家夜间运营的亮点,逐渐受到游客的关注。如近日上海野生动物园正式开放夜场,以“中国首个特色夜间野生动物园”为宣传亮点,展出100个种类共5000多只动物。据介绍,很多野生动物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天黑后,它们才会展现出本色面貌,带给游客不同于白天的独特感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几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从旅游、餐饮、文化、交通等多维度培育发展“夜经济”。可以预见,接下来将有更多城市参与其中。热潮之下,更需要理性的路径选择。
比如,各地应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夜经济”发展模式,在差异化、精细化、专业化上下功夫,避免一哄而上甚至落入“形象工程”的俗套。只有留足政策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市场主体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才能向消费者提供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百姓的多元夜间消费需求,使各地“夜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