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道德观察:整治医闹,要“防”更要“疏”
//www.workercn.cn2013-10-2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级防护体系构建“平安医院”,以防止恶性“医闹”。其中明确要求保安员数量应当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10月23日《京华时报》)

    医院原本应该是救死扶伤的安静圣洁之所,如今却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密配保安,足见“医闹”为害之甚。屡禁不止的“医闹”,着实对人们正常的医疗秩序造成干扰,也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受伤28人,其中患者及陪护人员11名、医护人员16名、保安1名。一系列伤亡数字令人心痛。

    不过,靠人防、物防、技防果真能防止“医闹”?不仅民众对此并不看好,就连医院的医生也不无“威慑作用有限”的担忧。从制度设计的初衷看,由于保安并不懂医,且不具备执法权,其作用只能是对突发情况的防范与现场处置。再说暴力事件往往是瞬间发生,医院保安未必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即使赶到现场,他们能做的也主要是报警与劝导,防止事态扩大。而这些工作,医务人员和就医群众同样可以做到。

    把终结医闹的希望寄寓“安保”并不靠谱,关键还得厘清病灶、找出病根,对症下药。医闹不过是畸形医患关系的“升级版”表现,在加强防范严打的同时,我们更应冷静反思“为什么会闹”,“如何避免医闹”?事实上,作为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和参与度低的特殊行业,医患双方在医疗服务中所处地位并不对等。而医闹往往以医疗纠纷为引爆点,在沟通缺乏、疑惑难释、维权困难的语境下,多数医闹的目的不过是为“讨说法”和求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说,打造“平安医院”首先必须致力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打造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政府、医生和患者三方的相向而行。医生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恪守医德,公正行医,尽可能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诊疗和透明化的信息,让患者明白就医;政府要打造医疗纠纷的诉求与处置通道,确保民众对医疗行为的话语权与监督权,要建立地位中立、具有权威、民众信任的“第三方”裁决机制;民众要摒弃“闹大维权”的惯式思维,学会以理服人、理性处事、依法维权,

    说到底,整治医闹,要“防”更要“疏”。还是要效仿大禹治水的疏导之策,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切实保障患者权利。同时,要加大对恶性“医闹”行为的处罚力度,让医患纠纷处理真正纳入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法治轨道。绿色通道铺就,医闹自然会失去生存土壤。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