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一些网络求职平台的监管,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作为公民个人,要勇于举报。
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郭钰急于找工作,在网上向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求职意向是“美术指导、广告设计”,之后竟频繁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提供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职位。现实中,不少年轻求职者也和郭钰一样掉进了信息泄露“陷阱”。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上简历售卖市场十分活跃,已形成“一条龙”产业。据记者调查,知名求职网站的一手简历每条价格1.8~2.5元,二手简历每条价格在0.8~1.5元之间。其他求职网站每条价格0.6~1元。(9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求职网站应运而生。网上求职由于方便快捷,免除劳顿之苦,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然而,现实语境下有些网络求职平台超越了法律的边界,随意将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贩卖,严重侵害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对这种不法行为必须进行棒喝。
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明知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属于违法,为何一些网络求职平台依然热衷此道?究其原因,就在于利益使然。我们知道,网络求职平台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求职信息,而这些求职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销售,所获取的利益将是巨大的。
网络求职平台,请把守好你的信息关口。作为求职平台为他人保守个人信息,这是起码的职业操守和业界良知。求职者之所以把个人信息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你,那是对你这个平台的信任,你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置他人权益于不顾,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一些网络求职平台的监管,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作为公民个人,要勇于举报。通常情况下,求职者提供给哪些单位的求职信息,个人是“心中有数”的,一旦发现信息泄露,就要将始作俑者告上法庭,决不能懒得计较,做“沉默的羔羊”,如此,一些网络求职平台就会更加有恃无恐,视侵权为常态,继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泄露他人隐私。求职信息作为公民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理应受到法律保护。请一些网络求职平台好自为之,别将他人求职信息当成“摇钱树”,一旦被法律追究,到时候只能是损了夫人又折兵——吃不了兜着走。网络求职平台,请把守好你的信息关口,守好道德与法律的边界与尺度,别让求职平台成为侵权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