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的爷爷90岁了,是一名抗战老兵,不是将军,不是指挥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通讯兵,其实我更喜欢称他为“战士”。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扛过枪、打过仗,被抓过劳工又巧妙地逃脱出来,我曾一厢情愿地以为,我的童年会与其他孩子不同,多多少少受到这一“光环”的照耀,受到些许“优待”,会听到很多激情澎湃的抗战故事,然而与期许中的不同,爷爷鲜少与我们这帮孩童提及他当年的“英勇事迹”,我所了解的抗战历史,依旧从书本和电影中获取。
与大多数老人一样,挑水种菜、饲养牲口,是爷爷如今每日生活的常态。平静地过着自己田野村夫的生活,就像那段峥嵘岁月未曾在他身上流淌过一样。与那些不断咀嚼历史的人们不同。相反,他更多地说,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争取活过一百岁,看看这个社会的发展。在他眼里,美好的“未来”似乎比充满血腥的“过去”更值得让人珍惜。
2009年我离开家乡去千里之外的西安上大学,爷爷很高兴地给我讲当年的西安是什么样子的,他跟我讲西安的城墙、西安的火车站,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样子,我知道那段历史已深深烙在爷爷的脑海里,每一个走过的地方都将成为他永远的回忆。我很想带着他再去走一遍,再去触摸西安的古城墙,看一眼曾经战斗过的土地。然而我又害怕他会失望,城市的发展已将战争的印记慢慢抹去,如今的西安火车站也早已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
我想我的爷爷是幸福的,抗战时满腔热血,卸下戎装时回归生活,喂马劈柴,儿孙满堂。忘记自己一个“兵”的身份,却又未曾真正忘记。我看过很多关于“老兵”的纪录片,有些记录了他们现如今被遗忘、被冷落的生活境地,然而历史从未忘记过他们,只是存于心的感激无从言表,“老兵”已不单单是一个身份,一个生硬的标签,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一种精神。
作为一个90后的孩子,对于那段战火纷争的历史已无从感同身受,但是每次提及爷爷的时候,我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澎湃,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荣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段峥嵘岁月与我们相距越来越远,我的爷爷终有一天会离我而去,归于尘土,他们如同散落在角落的蒲公英,平静地扎根、生活,或许不常被挂在嘴边,但未曾被忘记,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精气神儿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人民日报:向那些陌生的面孔说一声“抱歉” 2009-07-21 |
人民日报:向那些陌生的面孔说一声“抱歉” 2009-07-21 |
王学进:有一些历史不该被遗忘 2013-05-10 |
董碧辉:踢倒烈士墓碑,别光指责熊孩子 2014-06-13 |
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2015-05-10 |
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2015-05-10 |
抹黑英雄就是遗忘历史 2015-05-14 |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2015-05-29 |
王 丹:历史不能遗忘 英雄不容亵渎 2015-07-23 |
霍计武:英雄得到尊重民族才有未来 2015-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