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就扶贫工作进展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在会上介绍,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中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仅剩6年时间要实现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100万。
贫困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在人类应对贫困的过程中,中国取得的成就让世界瞩目。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实践;短短30余年让近7亿人快速摆脱贫困;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大部分来自中国……如是种种构成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经验。
然而另一组数据也无法被忽略。洪天云披露“中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如果觉得这样的表述还略嫌抽象,那么媒体报道的一些贫困地区的现状则让人没法平静,人们很难想象,时至今日,不少贫困家庭唯一的“电器”居然就是一盏电灯。
减贫的成就非常显著,但对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减贫的任务可以说依然艰巨。中国减贫难在何处?缘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要改变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又非朝夕可以奏功;还因为脱贫有一种边际递减的效应,往往越往后,那些多年减贫未能见效的区域和人口越难以脱贫。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未来每月减贫100万、每年减贫1170万,力争在6年时间里成功减贫7017万,是不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困难当然是有的,但也并不是就没有成功的希望。而成功的希望首先在于找到正确的路径。
在中国的减贫工作中,无论是扶贫资源的动员和调用,还是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推进,政府主导的色彩十分鲜明。毫无疑问,未来中国减贫还将依赖这一经验。然而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随着市场的培育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是否应该特别借助社会的力量,是未来中国减贫事业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未来中国减贫,也许还需要将“权利”和“效率”这两个词优先凸显。近日曝光的广西马山县“3000多名扶贫对象是‘富人’、2014年近9%的脱贫人数属虚报”事件充分说明,对那些等待政府救济的真正穷人来说,贫困不仅仅指创收能力的低下,也许还包括权利的虚弱。而如果承认政府在减贫中地位举足轻重,那么一个合理的逻辑是,减贫的效率与政府运转的效率高度相关。
中国减贫经验多多,实践证明仍然有效的需要进一步坚持,与此同时从经济学理论中吸取灵感,对那些未必合乎时宜的扶贫模式进行适度革新也是当务之急。
长江日报:为代课老师的出路构建第二通道 2009-09-16 |
长江日报:为代课老师的出路构建第二通道 2009-09-16 |
新京报:扶贫不只是“给钱”这么简单 2013-02-22 |
马涤明:扶贫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 2014-10-16 |
曹红艳:用法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014-11-26 |
朱昌俊:扶贫攻坚更要瞄准“权利贫困” 2015-06-24 |
闻 涛: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 2015-06-25 |
精准扶贫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5-10-14 |
齐志明:加强扶贫反馈 治住瞒天过海 2015-10-14 |
陈发明:增强精准扶贫攻坚战的责任感 2015-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