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该敲响大学校园网贷的警钟了
胡勇俊
//www.workercn.cn2016-03-18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听说跳楼摔下去会很疼,但是我真的太累了。”3月9日晚,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在一个同学的微信群里留下遗言,当天,他在青岛自杀身亡。之前,小郑是班里的班长,人缘好,近30名同学协助他“网络刷单”,他则借用同学的名义,先后通过各种网贷平台贷款,总金额超过58万元。接触网络赌球,让小郑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3月17日《大河报》)

  从其自杀的过程,我们清晰地看到,天文数字一样的网络贷款是致命杀手。如花的生命烟消云散,除了痛惜,还有反省。如果没有网络贷款,他的生命也不会如此短暂。如果学生们的金融意识足够强,也不会出现类似“陷阱”一样的网贷毁了他和同学们。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互联网金融也顺势发展,尤其是在新生事物反应接触较快的大学校园,其运用更是“风生水起”。而不容忽视的是,它也带给学生们不少烦恼。过去因为没有名校贷、分期乐、优分期、趣分期等这些平台和服务,学生们看上的东西,要买还要顾虑三思,现在的分期服务在满足学生们愿望的同时,也胀大了学生们的胃口。各种操作相对容易的网络贷款,更是看上了在校学生这块蛋糕,广开渠道拓展业务,衍生的学生贷款不良后果更是日渐增多。

  我们也不能一味反对大学生们的超前消费,他们已经具备独立行为能力,有权力选择互联网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刚脱离家庭的孩子还欠缺必要经济意识,很少能具备大款项的偿还能力,分期买一个手机、买一套衣服这类的消费尚能够理解和支持,但是如果这些大学生借用别人证件贷来巨额款项,这样的金融行为却需要警惕,其背后的监管和漏洞缺失不容忽视。出于信任,同学们相互之间的身份证件、个人信息等大都是随性而为,然而,互联网金融的简易操作程序,是否该为学生们上好信息安全和金融安全课呢?

  当然相关互联网金融平台也会损失,网贷平台能否追回贷款这是后话。我们需要反问网贷平台的是,为何不对一个大学生超出他们正常生活、消费范围的大笔款项给以拒绝呢?其实,经营业绩固然重要,但经营的责任、道德一样重要。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大学校园中的互联网金融还存在不少管理漏洞。敲响校园网贷安全的警钟,加强管理已经刻不容缓。首先,校方要针对学生们的互联网金融生活,给学生们上好相关安全常识课。其次,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加强对学生办理业务的管理,做好学生网贷的约束。再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引导也要跟上新生活方式,比如要懂得他们的网络金融生活并及时做好善意的提醒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