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私拆客户快递包裹一事,在网上持续引发热议。事后涉事快递公司公开回应“已取得客户谅解”,但无论是从网友们对快递行业的吐槽,还是从快递行业的整体反应来看,私拆包裹事件都不应止于“达成谅解”。因为谅解是达成了,但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私拆包裹都被定性为违法事件,不少网友的抱怨也正是针对这种“私拆私人邮件”的违法行为。面对明显的违法行为,当事人没有诉诸法律,这固然是当事者的个人选择,但对法律规范能力的顾虑应该说也是当事者的重要考量要素之一。一方面,当事方可能出于怕打官司、怕麻烦的心理,接受了快递公司的“私了”;另一方面,有法律条文无实施细则,也是人们担忧法律不能落地的原因。不仅此次私拆包裹事件,在许多类似情境中,事件最终多数走向私了甚至不了了之。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点:如果法律难以落地,诉诸法律就难以成为一种常态。
同样地,私拆包裹的快递员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涉嫌违法。因为不少人在潜意识中并没有把违法与否当作首要的行为准则。那么退一步来说,快递员或许应该意识到这是职业上的违规吧。遗憾的是,通过他的事后反应来看,他似乎也并没有把缺乏职业素养当成一件严重的事情。
作为一项基础服务,快递与用户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数年前的“夺命快递”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包括快递行业开始重新检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相关管理法规。近年来快递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竞争也日益白热化,但相关的讨论并没能同步带来行业人员从业素质的提升。在生存为先的逻辑下,快递企业往往削减员工培训成本,甚至有许多加盟网点从来不对员工进行培训。因其管理松散,企业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员工的职业素养自然也就无法保证。
员工个人职业素养缺失所折射出的,正是行业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漏洞。一名网友道出了不少人对快递行业的普遍忧虑:“如果没遇到问题,那是因为你很少用快递。”暴力分拣、货物丢失甚至收件中毒……相比之下,私拆包裹还不算最严重的。不得不承认,以快递业为代表的我国服务业虽大但仍不强,服务业必须要经历从“收费帮忙”向“价值共享”升级,服务业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也都要进行重大转变。当前快递行业的一系列漏洞,不过是处于“收费帮忙”这一低级阶段而伴生的种种“成长的烦恼”罢了。
涉嫌违法却没有进入法律程序,明确的职业失范却没有引起严肃的行业反思,暴露出的产业发展之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解读,私拆包裹事件似乎还不应该简单终结于“达成谅解”。这样的“谅解”太容易将行业长久存在的问题草草掩盖,进而恶化为“牛皮癣”和“老病灶”。而这,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光明网:撬动无良快递,要给消费者博弈杠杆 2015-11-17 |
李 倩:告别草莽之后 2015-11-18 |
运用法治力量推动快递业整合 2016-04-06 |
《北京遇上西雅图二》,酸爽的柏拉图 2016-05-04 |
包裹晒朋友圈戳中快递短板 2016-07-21 |
“私拆快递” 2016-07-21 |
快递不能如此“太小不懂事” 2016-07-21 |
快递不能如此“太小不懂事” 2016-07-22 |
包裹晒朋友圈戳中快递短板 2016-07-22 |
私拆包裹事件不应止于“达成谅解” 2016-08-0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