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过去5年间,内地电影市场呈狂奔态势,影片数量和票房是一路水涨船高,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票房造假、内容粗制滥造、特供版3D等“套路”让影迷们越来越“吃不消”。
刚过去的暑期档,上映了100多部电影,数量是比去年多了十几部,但最终票房却只有124亿元,刚与去年基本持平,增长陷入了停滞。殊不知,过去3年间,内地暑期档电影票房平均增速超过了40%。
市场骤冷,但寒的更是影迷们的心。今年暑期档,已少有人甘当国产片的“自来水”了,也少有口口相传的良心之作了,去年像《大圣归来》那种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爆品”更是没有,而更多的是吐槽声和遗憾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国产电影中,70%的影片的豆瓣评分在6分以下,评分在7分以上的国产片占比不到10%,去年还有15%,而3分以下的低口碑作品占比居然超过了20%,较去年大幅提升。
电影应注重其艺术价值,可过去几年我国电影市场的高增长,引来大量资本汹涌而至。过度追求投入产出比,追求眼球效应,炒作IP、阵容噱头,秉着赚钱至上的理念而制作诚意明显不足,这从根上了忽略了电影作为艺术品而带给观众们的美感和愉悦感。可是,观众们不再好“糊弄”,自然会去用脚投票。
资本对电影市场的追逐还出现了“保底发行”的新玩法,由此还出现了刷票房等坏现象。对出品方而言,影片上映前就卖出票房收益权,做到了票房保底,对保底方而言,通过一场“豪赌”有机会拿下炙手可热的电影项目,如果押对了,还可以大赚一笔。而今夏暑期档五部通过“保底发行”的电影却几乎遭遇了全败,可见“保底发行”也不是什么金字招牌。
有网友曾评论:“对于电影本身,关于故事、关于创作,我们谈得越来越少,赤裸裸的捞金野心已经拿到台面上作为电影谈资。比起质量,电影人现在更在意热度。”在当下,票房越来越与各路利益挂钩,在资本面前,如何保证不忘初心地去打造匠心之作,才是电影人都要去直面的问题。
今年的暑期档充分说明了,过去那种随便拍部电影就能赚钱的泡沫之夏已过。不管影片宣传攻势有多猛,主演阵容有多豪华,IP噱头有多大,也抵不过影片制作的良心。市场降温了才能让大家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前路,少点套路,多点诚意,少讲票房,多讲口碑,市场才能长久繁荣下去。
饶曙光:让“类型”更加成熟 2014-05-20 |
电子骑士:票房黄金时代却是影人的小时代 2015-01-09 |
刘正中:《华丽上班族》的华丽之下勇于创新... 2015-09-16 |
刘伊霞:夏洛特烦恼VS港囧,并非狭路相逢 2015-10-09 |
怀旧泛滥映衬着功利创作的苍白 2016-07-22 |
天后出歌 不走套路 2016-07-25 |
《九州·天空城》:“反套路”带来新鲜感 2016-08-02 |
暑期档仙侠玄幻剧,横比纵比没新意 2016-08-05 |
让“清流”浇灌电影市场 2016-08-23 |
让“清流”浇灌电影市场 2016-08-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