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说起央企国企,民众一般不怎么待见。这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是有些国企,凭借着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利润,员工们拿着高工资,享受着高福利,造成了内外之间收入差距悬殊,引发民众的不满;另外,国企财雄势厚,依靠着资金优势和政策扶持,在一些领域的扩张无疑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国有企业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央企国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各经济体当中充当着老大哥的地位。可是这个老大哥若是骄横跋扈,只顾埋头圈地,还时不时地欺负一下自己的小弟弟们,没有责任意识,挣着巨额的利润还整天哭爹喊娘地向家长要补贴,长子的形象就很难让人信服。
比如,2008年全球最赚钱的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最赚钱的企业是中国石油,全球最赚钱的电信公司是中国移动。这三家重量级国有企业当年税后利润总额超过3000亿元,而总共只上缴了200多亿利润,红利征缴力度可谓“九牛一毛”。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上缴红利,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又回流于国企。可理论上说,国企属于全民所有,其日进斗金、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的巨额利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特殊的垄断地位,更离不开13亿民众构成的这个庞大的市场基础。该如何回报股东,如何回馈社会,该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很多国企都需要好好反思。
提高国企红利的上缴比例,是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既是国企自身改革的进一步要求,有助于其保持活力而不致沉迷于垄断地位,指望着巨额补贴过日子,也更充分地体现了国企的国有属性,国企应该还利于民,让民众直接受益。同时,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离不开从国企开始的破冰。而无论是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社会公益领域的投入,还是社保基金的充实,都需要国企出一把力。
30%也许还不够多,2020年也许还太远,但是当国企真正扛起责任大旗的那一刻起,替代骂声的就会是肯定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