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郭之纯:城建“豪可敌国”或有隐忧
//www.workercn.cn2014-02-20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披露,未来5年该市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将达2万亿人民币。仅此一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便与英国全国相仿。中国约有10个城市每年城建投资都在千亿规模,个个堪称“豪可敌国”。(2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一座城市的建设便“豪可敌国”,乍看起来是件好事——这表明中国的一些城市将很快成为世界级城市。这种“超越发达国家”城市建设水平,是不是可以看作中国现代化的成绩单?仔细分析,却感觉没有这么简单。

    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并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水到渠成的结果,相反却有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之嫌。比如武汉,2013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01.14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05.60亿元;2014年武汉城建总投资将超15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突破2000亿元。这也正是唐良智市长称未来五年城建投资2万亿元的依据。但是,首先这些投资是以武汉成为“中国负债最高城市”为代价的,其次房地产投资又占了其中的大头儿。权衡这种情形与投资结构对未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难免令人担忧。

    经验表明,负债过高的城市为了还债,城市管理将越来越倾向于“公司化”模式,某些公共服务或从无偿到有偿、从低价到高价,譬如水、电、暖等的涨价,各种税负的增加等。 跃进式的城建进程,既会影响城市生活秩序,也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成本;另外,集中的大工程、大投入往往还伴随着被某些管理者借机寻租的风险。

    而在城建中房地产投资成为最重要的构成,更是明显的弊大于利。与制造业、旅游业等开放型的产业相比,房地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并无什么普惠性,只是少数人赚大钱、从业者挣工资罢了,大多数人却将因房价的攀升而使生活受到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以房地产繁荣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增长,从整体上看往往得不偿失,是一种“虚胖”,甚至可称是饮鸩止渴。

    至此,头脑中不免闪现出那个已经出现了十年的警告:“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一座城市5年城建投资2万亿,其中房地产又是大头儿,这能不能看作是被房地产所绑架所要挟了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