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张卫斌:“豪可敌国”造城运动背后的政绩冲动
//www.workercn.cn2014-02-20来源: 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更多

    武汉出租车司机杨师傅不敢在上下班高峰期出车,因为武汉已然变作一个大工地。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日前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武汉5年内的建设计划将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该媒体则称,单单武汉一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与英国全国更新和改善基础结构的支出相同,其资金和实力会使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自惭形秽。(2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武汉大举造城的同时,中国其他城市也在进行着令世界惊叹的城市建设。《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一些大城市每年的基础建设投资都在千亿规模,若加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均达数千亿之多,个个不输武汉。

    对此,有识之士深表忧虑。据财政部湖北专员的一份报告,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汉债务余额达2037.05亿元,负债率相当于国际通行标准的1.36倍,政府2年内每天需偿债1亿元。武汉被冠以“中国负债最高城市”之名。今年初,中债资信发布了最新一期对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跟踪信用评级结果,将武汉城投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AA-.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3—2014)》,截至2012年底,36个被审计地方政府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38475.81亿元。在当前的债务层级分布中,市级政府债务比重最高,地级市已经成为地方债的“重灾区”。

    可见,各地地方财政并不宽松,说“手头拮据”并不过分。之所以热衷于搞大手笔,不过是一种政绩冲动。各地政府主要官员并不傻:大手笔可以吸引眼球,大手笔的背后带来的必然是“漂亮”的GDP,这与官员的升迁有直接关联。

    人们不禁要问:地方政府盲目举债搞建设,债台高筑如何化解?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认为,地方政府还债主要有几个来源,包括土地收入、国企收益、税收以及罚款等非税收入。而实际上,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抵押资产都是土地,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未来能否如期还债,与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好坏有关。

    终于明白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什么会屡屡落空了。各地“地王”频出,源于地方官员的内在需要。地价疯狂飙升,开发商成本必然增加,必然引发房价飙升,这个道理傻瓜都明白。整个国家的经济一旦被房地产绑架,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不断被吹大的房地产泡沫终将会破灭,这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摆脱以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做法,花更大的精力,动更多的脑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让经济发展步入健康轨道。卖土地过日子并非长久之计,也与中央精神相违背,必须尽快收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