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张 剑:城管买谷歌眼镜为执法取证说明啥?
//www.workercn.cn2014-04-22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昨天下午,常州市天宁区城管执法大队的官方微博转发了一位城管人员戴着谷歌眼镜、穿着制服的图片,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据记者调查发现,这副眼镜是城管大队的一位队员自费购买,目的是避免执法“无图无真相”。(4月21日《扬子晚报》)

  不可否认,城管自费购买谷歌眼镜记录执法过程,不管是对执法主体还是执法对象而言,都是一种保护。而从执法心理看,此举也有助于规避当下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执法乱象。但就民众对城管的固有印象而言,谷歌眼镜的横空出世,不但消解不了其“粗暴、蛮横”的原有形象,还可能会被误解成打压民众的时髦工具。

  这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在此前城管和市民的诸多冲突中,较之于执法主体而处于话语劣势的市民小贩,他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以至于很多本该及时得到澄清和解决的争端,在只有执法主体的解释而缺乏小贩的互动下,成了一场虚无的讨论。其最终结果,便是民众宁愿相信有失偏颇的小贩之语,也不愿相信城管方的“肺腑之言”。

  而在小商小贩被定义为弱势群体的时代背景下,往往也存在着城管执法不被理解甚至被歪解的社会心理认同。在过往语境中,城管方往往也是借助于“芝麻大”的公权,为自己塑造了不少的反面形象。比如动不动就对小贩们拳脚相加,还没等小贩把话说完就将其摊子掀倒在地,这些做法,与其说是在为更多的人提供方便,倒不如说是在用手中的权力向弱者挑战。当越来越多的执法乱象见诸报端,城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便会急剧斗转,以至于很多本该治理的商贩乱象,也成了市民眼中的“野蛮”。

  民众对城管的定位难免有夸张和歪曲的成分,但二者之间已然割裂的信任已成了当下最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如果城管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足够和善,如果这一群体不在平素的工作中为自己贴上野蛮和暴力的标签,如果他们在事后的解释中能够尊重真相不曲解,或许,民众对他们的判断也不至于停留在遥远的昨天。

  很显然,谷歌眼镜并不是修复这一信任裂缝的最佳工具,相反,它却是映照城管与民众之间信任缺失的一面镜子。而要修复这样的信任,工具上的改进只是一个方面,单纯依靠城管执法行为的改进也只是一种表象,最根本的,还在于要变革城市的管理理念。毕竟,城管只是城市管理规定的执行者,他背后隐藏的城市形象美学、公权表现姿态才是真正需要革新的所在。只有通过这些顶层设计来创制出新的城市形象认同,只有通过彼此的信任来建立起相互依赖的新型关系,权力才不会在城管与小贩的较量中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信任都演变成了一种稀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