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张松超:食盐业改革的重点是结束暴利
//www.workercn.cn2014-04-23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此前国务院已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权下放至省级。分析认为,此举或将拉开食盐行业体制改革大幕,各省将出现省级的垄断盐业企业。(4月22日《新京报》)

  其实,食盐的生产审批权在谁的手中并不重要,专营垄断也不一定会饱受诟病,但需要明确的是,垄断不能等同于暴利。说白了,公众之所以期待食盐行业的改革,是反对食盐业垄断下的暴利。

  食盐业在我国是政策性垄断的行业,但是政策性垄断并非一个贬义词,食盐专营也并非我国的专利,美英法日等国都是实行盐业团体统一集中经营。因为我国碘极度缺乏的特殊国情,出于安全考虑,由国家来进行盐业专营也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可是在立法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盐业公司的垄断权力极度膨胀,它不仅突破了批发环节,而且不断强化对上游生产领域和下游零售领域的控制权,盐业公司俨然已经垄断了产供销全行业。据媒体报道,专营的食盐从车间到市场终端,价格提高了近十倍。

  而极度垄断权力的扩张不仅让食盐行业获得了惊人的暴利,而且在暴利的诱惑之下,衍生出来一个庞大的私盐市场。这就容易导致官办盐业公司利用权力寻租,为私营者大开方便之门。更为严重的是,私盐的泛滥难以保障碘元素的含量,无疑会危害国民的身体健康。

  所以,清除权力寻租空间,打破食盐垄断之下的暴利,规范食盐市场的运作才是食盐行业改革的重点。尽管我们现在还很难取消食盐专营制度,但也可以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制度的完善,比如可实现产销无缝对接,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引入适当的竞争,处理好政府管制与反垄断规则的关系;也可借鉴广东省盐业行政改革的经验,实现政企分开,打破“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局面,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最终遏制盐业专营下的暴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