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张玉胜:唤醒环保责任不能靠“跪求治污”
//www.workercn.cn2014-04-28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淮安柴米河为区域主要排涝河道,河道两边居住着大量居民。据村民反映,柴米河最近几年河水越来越脏,发绿的河水常年散发着阵阵怪味。4月25日,省市政风热线联动直播走进淮安。住在河面的陈女士带着一瓶河水走进了直播现场,并当场向环保局局长下跪,请求尽快治理柴米河污染问题。(4月27日《南京日报》)

  对域内河道治污保洁、为百姓安居提供温馨之地,原本是一方政府的分内职责,如今却要百姓以哭诉跪求的方式请愿与倒逼。尽管当地政府区长“尽快将此河道治理完成”的表态,并未见推诿与卸责之意,而且污染治理也的确需要时间,但面对百姓“跪求治污”的举动,人们还是仍不免为之动容和感触良多。政府对环保问题能不能多些主动与预警?

  诚然,面对百姓的治污诉求,包括政府区长和环保局长在内的相关官员不推诿、不护短、不怠慢的积极回应值得肯定。但随之而来的疑问便是,柴米河黑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状况并非一朝一夕,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为什么长期视而不见?让周边居民一年四季挥之不去、苦不堪言的污水怪味,为什么没有不被当地官员嗅觉或闻到?

  从道理分析,官员对柴米河发绿发臭情况的不闻不问,或许有着两方面原因:一是不知情。由于官员的心思都在发现增长点、提升GDP、创造新政绩上,对环保问题压根就不上心、不在意。“想不到”自然就会“走不到”,缺乏环保意识的无警觉,也就自然会导致对河道污染的无嗅觉。

  二是不作为。出于对地方发展要靠企业经营创造经济产值和增加财税收入的考量与偏爱,官员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或“放任”企业生产的负效应。即使发现有些企业违规排污,只要不被民众举报,从地方保护主义的思维出发,也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漠视态度。

  无论是无意的“不知情”、还是刻意的“不作为”,其实质都是环保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根源就在于畸形的政绩观。在现实生活中,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时有发生,但遗憾的是,这种博弈与较量往往以“GDP”获胜作结。关键因素就在于经济效益的政绩显性与环保效应政绩隐形。

  围观“跪求治污”,我们自然会把关注点集中于事件的“未完待续”上,比如,如何为区长的“尽快治理”表态列出指日可待的治污“路线图”?相关污染企业是否被依法问责并得以务实整改?下次政风热线直播能否如主持人所愿让居民带来柴米河的一瓶清水?

  不能总是指望民众吁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亦或是“跪求治污”,才能唤起政府官员的环保警觉和治污责任。治理污染要走出“民不告官不究”的困局,真正步入防患未然、未雨绸缪的主动作为之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