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叶祝颐:国企公开招聘 关键在执行
//www.workercn.cn2014-05-19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文,要求促进公平就业,其中,“国企应公开招聘应届生,公示拟聘人员”广受关注。(5月18日《北京青年报》)

  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已经实现公开招考与公开招聘,一些被曝光的“萝卜招聘”案例得到了纠正。但是国企用人犹如雾里看花,很不透明;一些效益较好的国企特别是垄断国企用人几乎形成了体制内循环。除了权力阶层与职工子女,普通百姓子弟很难进这样的国企就业。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规模屡创新高的“最难就业季”,“国企公开招聘”广受关注并不难理解。人社部尽快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国企用人规则与招聘工作流程,改变国企就业世袭现状,无疑很重要。但是“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好规定关键在执行。公务员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早已白纸黑字写入了法律法规,“萝卜招聘”的消息仍然不断传来。国企公开招聘能否切实得到落实,还有待观察与验证。

  国企变成权力阶层与内部职工子女的就业自留地,实际上是把公众排斥在公共服务之外,少数人对公共就业岗位的侵吞,这不仅影响到普罗大众的朴素感情,更是突破了社会公平底线,让特权土壤固化、板结。人民日报曾推出“关注社会焦虑”的系列报道。报道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渐成一种普遍心态。

  任何人都无法选择家庭出身,平民子弟本来就因为出身低微输在家庭环境与教育不公的起跑线上,国企职工子女再凭借父辈身份享受就业特权,岂不是渲染身份世袭,让百姓孩子的竞争起跑线愈来愈远?体制内的子女世袭就业,体制外子女何处安放筚路蓝缕的青春?

  国有企业不是家族企业,公众自然有权参与管理,国企工作岗位理应面对社会公开招聘。当然,要解决就业世袭问题,我们不能指望国企干部职工“良心发现”,自动放弃既得利益。有关部门要痛下决心整肃国企特别是垄断性国企的用人问题。但是,从权力的任性与监管的复杂性来看,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改变特权思维惯性,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主动坚守权力边界。也不奢望仅凭一纸规定就让国企用人从此公开透明、风清气正。

  从根本上讲,国企公开招聘只是一种离公平更近的就业形式,要真正实现就业实体正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现实就业生态中,除了赤裸裸的内部招聘、内部子女“包分配”以外,以公开招聘之名行内部招聘之实的 “萝卜招聘”现象也非个别。在我看来,为了把国企公开招聘落到实处,还要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明确违规招聘的处罚细则与法律责任,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公开监督,提高法律制度具有执行力,用法律制度的力量逐步把国企用人扳回公平公正的轨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