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教师节快到了,该不该送礼?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边是家长苦恼送不送礼、送多少,一边是老师纠结收不收礼、怎么办,各自有各自的为难。家长苦恼、老师纠结,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演变成一道令人焦虑的考题。(9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送礼作为一种社会联结手段,通常能起到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的功能。然而,和一般的人情往来不同,家长给教师送礼是一种单向度的“有去无回”;经济学逻辑上的“亏本生意”,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家长陷入“送不送礼”的无奈和纠结之中?说到底,家长给教师送礼不是一种明码标价的市场交易,而是一种“潜规则”,是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社会交换。
那些社会资本匮乏的家庭,试图通过文化资本的提升,来让孩子改变命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只不过,在利益固化、阶层板结的当下,应试教育依然是许多人不可绕行的独木桥,学生、家长、老师都身不由己被裹挟在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以成绩论英雄”的单一化和片面化,也会从根本上改变甚至扭曲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
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激烈的考试竞争,让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沦为一种消耗战。不论是学生在“题海战术”中牺牲睡眠时间、损伤视力,还是害怕耽误学生们上课的老师“打吊瓶上课”,抑或家长想法设法地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教育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利益链。
与平常送礼不同,教师节送礼似乎理直气壮,并被赋予了“尊师重道”的文化含义和社会价值。家长给教师送礼,不是希望老师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是希望老师给予孩子差异性、优先性地“重点关注”和“特殊关怀”。如此一来,那些没有给教师送礼的家长,不可避免会陷入“别人送我不送,孩子必然要吃亏”的囚徒困境,担心会给孩子带来不公平待遇和不利影响,从而无奈地 “跟风送礼”。
教师节的本义,在于保障教师的权益,提升教师的社会认同,让教师的劳动更有价值,让教师更有尊严。可是,关爱教师却陷入了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困境——形式化、蜻蜓点水的慰问也好,家长送礼品、送红包也罢,都难以让教师“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生存生态。
让教师活得更加体面,既需要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慰藉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也需要加强师德建设,给教师戴上“紧箍咒”。当教育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得到保障,当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均衡地配置,家长和教师都再为送礼和收礼问题发愁、犯难。(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