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淮南在校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终于有了初步结论。据媒体报道,经淮南警方连日调查认定属于交通事故,骑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有论者认为,当初舆论场上“大学生扶老人被讹”纯属“习惯性质疑”,那种“动辄质疑”的思维习惯应该摒弃。
一个小小的交通事故竟引发舆论场上的激烈交锋,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那就是做好事常被讹。而做好事常被讹,将伤及社会的正能量。所以,一旦发生疑似被讹事件,立刻引起舆论的关注与质疑,这其实也是在维护正能量。尽管最终的事实给了这种质疑以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但并不影响这种质疑的价值。
质疑并不能改变事实,但质疑却让事实本身更加敞亮。雨果在谈到战争时说过,战争“让人类受到呵斥,但是前进了。”同样,即使被质疑的真相给了质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但毫无疑问,质疑推动了真相的公开,也维护了公平正义。
改变“习惯性质疑”的关键,在于“习惯性公开”。“公开”,也有公正敞开的意思。不是所有公开都符合事实本身,大量被质疑的事件,来自公开的情节支离破碎,甚至隐含某种处理不公的疑点。诚然,公平公开处理矛盾纠纷,无需被舆论左右,更不能迁就质疑声,然而正因此,在公开信息时就应该尽可能完整,在并不完整的信息面前,有关单位不能轻易下结论;参照的法律条文也必须准确,经得起质疑,否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公开。从这个意义上讲,“习惯性质疑”将倒逼有关部门在处理这类事件时要小心求证,做到重事实、依法律,减少错判误判,让每一件案件都能真正伸张正义,经得起现实的质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样,“习惯性质疑”也让某些罔顾事实、以权谋私的偏袒者犹如芒刺在背,不得不忌惮质疑的后果。
淮南在校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终于有了初步结论,这既是淮南公安依法调查的结果,也在回应社会质疑,这是好事。但如果因此而呵斥“习惯性质疑”,那将不利于“习惯性公开”,更不利于发挥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对社会正义的滋养作用。对“习惯性质疑”中所蕴含的正面效益,社会各界理应有一个基本共识。
工人日报社评:用完备的制度化解“习惯性质... 2010-06-25 |
用完备的制度化解“习惯性质疑” 2010-06-27 |
用完备的制度化解“习惯性质疑” 2010-06-27 |
用完备的制度化解“习惯性质疑” 2010-06-27 |
贺 方:“习惯性回避”只会加剧社会矛盾 2011-08-16 |
包容质疑,让批评成为监管正能量 2012-10-18 |
“数蚊子” 2013-06-07 |
蒋维祥:用及时公开消除“习惯性质疑” 2013-09-06 |
李先梓:少一点习惯性质疑 多一点宽容性支持 2014-07-22 |
该怎样远离“塔西佗陷阱” 2015-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