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该怎样远离“塔西佗陷阱”
朱珉迕
//www.workercn.cn2015-09-10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的讲话,近日首度全文公开。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他进而阐发说,“我们当然没有走到这一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谓不严重”,“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就在讲话稿广泛流传的这几天,人们一次次目睹公权力部门游走在“陷阱”的边缘。山东东营市政府网站就山东滨源化学公司“8·31”着火事故的通报里,赫然写着“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引发轩然大波;南京警方发布“6·20”宝马车肇事案鉴定结果,则称肇事司机案发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更遭到普遍质疑。再早先,各地发生的多起公共事件中,公权力机构的声音常常不为公众接受,甚至遭遇强烈反弹。在一些地方,“你说我不信”、“越说越不信”,成了官民对立的突出表征。

  当类似现象一再重演,公权力部门已然陷入某种“越描越黑”的困境,其本应具有的公信力和权威地位也被迅速蚕食。大而言之,这对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当然是一个考验。而执政能力的强与弱,与群众观点的牢固与否总是互为因果。对公共事件而言,处理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不只是技术性问题,而同样体现为公权力部门的观念与情怀。

  诸如“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之类的表述,显然是一次人为的“间离”,直直地将政府部门推到了社会公众的对立面。谁都知道突遭横祸的家庭不可能“情绪稳定”;即便真的“情绪稳定”,党政机关也无权“代理”个人情绪。然而,这样的表述却一度被当作灾难处理的“万灵药”,不少官员下意识地要说一句“情绪稳定”,似乎借此就能撇清某种责任,或者为当地的“维稳”加点分。殊不知,这种完全忽视群众心理和社会诉求的片面“维稳”,非但曲解了“维稳”的本意,更可能进一步挑起社会的激烈情绪。

  相较之下,南京警方发布的“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饱受攻击,似乎有点冤。医学上“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确有其症,尽管“事发时病发”的解释看上去很是荒唐,但法律毕竟要讲证据,谁能说警方的发布就是“十足的欺骗”,而观者的抨击就是百分百真理?然而,如今官方回应遭到舆论的强烈反弹,恰恰是因为在事故处理伊始,相关方面就没有正视舆论和群众的高度关切,试图用随意的“官方表态”敷衍过去,结果被人们抓住话柄。事到如今,即使这一次的官方发布真的很“准确”,但深植于人们心中的习惯性误解,却已经很难消除了。

  我们并不是说,这种公众的习惯性误解就一定是对的,但相关方面至少需要付出一点特别的精力,来消弭这样的隔阂。其实许多“习惯性误解”的肇因,恰恰来自另一方的习惯性思维,比如“官方”就意味着“舆论强势”,“权威”就意味着“高高在上”,“专业”就意味着“一言堂”。一些官员心中根深蒂固的这类想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性话语”和“习惯性手势”,比如“家属情绪稳定”,比如针对公众质疑的置之不理。

  在群众观点这个根本宗旨之下,这样的“习惯性”当然是错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人们小心“塔西佗陷阱”,也是要让干部和官员们从这样的习惯性中走出来,重新回到群众路线的本意上。也是这几天的新闻,安徽高院在亳州市委机关报上刊登公告,向曾遭误判的19名蒙冤者公开道歉,开了一次全国先例。这虽是司法体系内的事,道歉之外也有追责的问题,但道歉行为本身却为整个公权力体系提供了一次示范。有时候问题和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视的勇气和改正的动力——很多问题,往往是过错一方不愿认错、不敢道歉,而导致一错再错的。如果干部官员们都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吾日三省吾身”,即便偶有失误也不惮认错改过,那么距离人们担心的“塔西佗陷阱”,自然会越来越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