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来,国家有关部门集中整治景区门票违规涨价,国庆期间景区门票价格保持平稳,一些此前有涨价计划的景区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在景区门票之外,频频出现的“园中园”门票、动辄上百元的景区交通费等“捆绑性消费”,仍让游客觉得“堵心”(据10月6日《北京晨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假日期间携家带口或与亲朋故旧一起外出旅游,已经是现代社会家庭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旅游不仅可以饱览名胜风光,增长知识,更体现出一种现代文明。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和发展旅游,也成为很多地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但就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哪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或是名胜古迹,都属于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地方政府出于管理和保护公共自然资源的需要,适当收取游客“门票费”以弥补公共维护资金的不足,更是合法合理。然事实情况却不是如此,几乎所有地方政府都把属于自己辖区的风景名胜当成了“摇钱树”,不但把自然风光转化为政府的一项“产业”,在大门票上牟取暴利,甚至“大圆套小圆,小圆套点点”,门票“连环收”,不放过任何一环牟取暴利的机会。较普遍存在的这种旅游运作模式,不仅严重偏离了健康旅游的发展轨道,更是一种目光短视甚至有辱国民情感的沦陷。
几乎每个国人从小到大都在不断的接受“爱国教育”,在“爱国”的词典里,更不乏“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热爱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等经典词汇,但现实的尴尬却是,本应起到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旅游资源,却被商业化解读为单纯的“旅游产业”,壮丽河山你必须花钱看,各地代表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你也必须花钱才能“继承”,而且这些花费往往比到国外欣赏“人家的山水、人家的文化”还要高的多。其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按说,自然风光属于公共资源,历史文化古迹属于祖宗留给全民的遗产,将这些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作为发展旅游的一个平台,吸引各方游客前来观光旅行,发挥平台优势承载相关商业和服务,这才是真正以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健康模式”,然从张家界、黄山、武当山等风景名胜区的运作模式来看,这些地方不仅把“平台”搭成了“高台”,把祖国的名山大川甚至宗教信仰为转化为地方政府的一项产业,滋生出近乎“罪恶”的门票经济。更在这种逐利思维的惯性作用下,衍生出大大小小“园中园”门票等种种收费乱象,而政府与商家在景区利益上畸形交融,即使商家明显出现坑客宰客等违规行为,出于“共同利益”的维护,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对其往往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体现出不争的事实既是只见治理,不见结果,“赶走咬人的狼,换来吃人的虎”。
之所以把“门票经济”称之为“罪恶”,实在是因为这种思维造成的结果“害国误民”,给群众内心造成的创伤贻害深远,无论是黄金假日还是忙里偷闲,所有人外出旅游都是满怀信心充满喜悦,但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名胜古迹,每处景区给游客带来的却如唐僧取经一样处处有难,稍有大意就会落入欺诈的陷阱,祖国的壮丽河山、名胜古迹已不仅仅是让国人“爱不起”,一趟出游回来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再也不去了”,很少有人会产生“故地重游”的欲望,久而久之,人们对祖国河山的那份刻骨情感还有多少价值体现?
国务院早就强调过,让“行政归行政,市场归市场”,政府开发保护旅游资源,以旅游来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非常可行,但在实际运作中,政府的着眼点却不是“带动和促进”,而是把门票经济与带动促进整体“打包”,不但把名山大川文化古迹进行圈地收费,甚至把善男信女烧香拜佛场所也作为一项牟利产业,使得任何一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甚至宗教信仰场所,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界限不清,谁也分不清哪是政府哪是民营哪是出家人的清静之地,无处不商业,无不不暴利。旅游市场之乱已远远大于其他任何行业。
治理旅游市场,已经不能局限于个案的处理或某一景区乱象的整顿,应当从发展理念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地方政府彻底从门票经济中走出,回归其管理和服务的公共属性,将景区的相关产业交给市场,让每一个国人都能看得起山、玩得起水,让旅游真正起到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健康轨道,而不是拿门票经济把普通人的爱国热情拒之门外。(华 评)
齐鲁晚报:事故救援“产业化”是对公益的背弃 2010-04-09 |
齐鲁晚报:事故救援“产业化”是对公益的背弃 2010-04-09 |
公共旅游资源回归公益要有时间表 2012-04-26 |
郑年红:从“李姓全免”到“鸡吉半价” 2012-06-05 |
李 拯:警惕利益异化“旅游地产” 2013-04-17 |
李思辉:寺院免票给商业化当头棒喝 2013-05-14 |
长江日报: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董校长” 2014-06-13 |
冯海宁:公共资源管理要有法律依据 2015-05-28 |
樊大彧:“门票经济”根在管理懒政 2015-06-23 |
中工时评:遏制高门票不能只靠“禁涨令” 201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