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余祖欣:对书记的“一套房”切莫无端抨击
//www.workercn.cn2015-12-17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四川省成都市纪委近日召开了十二届六次全会,在所有的25项述责述廉内容中,对于个人房产、家庭情况等隐私内容,代表提问涉及率非常高。当赵浩宇述廉时汇报,目前只购买了一套62.32平方米的房子后,引来了不少人的质疑。一位特邀监察员直接提问:“书记,你真的只有一套房子吗?”赵浩宇回答:“我确实只有这一套房,组织可以核查。”(12月16日人民网)

  对于房子、车子、票子等敏感问题,公众的关注程度自然是要高上几分,有了一个公开问询的机会,直白的质疑换来明确的答复,官员所面对的显然不再是“走过场”。事实上,在日渐强烈的民意要求下,不少地方也在逐步将公开程度拓展化,在涉及一些隐私内容时坚持了不回避、不隐瞒原则,正如此次述职中,成都市食药监局局长周万生便坦言自己目前有6套房产,并且毫不避讳表示“来源合法,均可查证”。

  自然,官员的“保证”空口无凭,更无法成为现实的依据,但至少在提问者的质疑之下,能作出表态、不避不惧,其本身就是在回应质疑。不过与往常一样,但凡涉及官员“风吹草动”,网络上必然要炸开一锅,沾惹上干部财产一类的话题时,更是“口水”盖过“赞”。不少网友对于此次述廉表态非但不予采信,反而提出更为强烈的质疑,更有甚者出口成“脏”,各式谩骂叫人心悸。

  曾几何时,抵制官场“歪风”成为公众乐此不疲的畅快事,在国家的反腐风暴席卷的同时,多些群众的监督“利眼”是好事一桩,与此同时,一支干部队伍遭受信任危机、形象支离破碎,其中的个别庸腐分子要承担主要责任。然而,不少人的抵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歪风”,无原则、无道德,合理的质疑哪怕真刀真枪也不嫌尖锐,言语重些、程度深些,但质疑过了头,成了谩骂甚至无端诽谤,其间不乏一些哗众取宠的低俗言词,就决然不当任其留之。

  舆论是一把快刀,是督官清廉的利器,但绝不是随意伤人的工具,2014年以来,秦火火、立二拆四等“大V”得以严惩,国家整治互联网环境的节奏愈发紧凑,但仍然挡不住一些徘徊于灰色地带的言论洪流,“仇官仇富”的心态空前泛滥,以至但凡有个动静都能成为众矢之的,“南海求战”、“是官皆腐”、“劫富济贫”……一些观点俨然已经超越了可控范畴,成为了毫无客观依据的异端歪言。就以官员房子为例,房产少则不信,房产多则不服,确实,凭官员的个人工资自然是难以购置,但配偶的收入、父母的赠予、合法合理的理财等,有一定的财产积累并非没有可能,诸如此类一味主观臆断而不讲现实依据,不但不能起到有效监督作用,还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在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明确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诚然,6.68亿网民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但其间不乏大量的语言行为失范,甚至捏造谣言、蛊惑人心,部分投机者恰恰利用了网络“隐身衣”,甘当“键盘侠”,将法律赋予的言论自由浸染成灰。事实上,对于当前信息量庞大的网络,同样要求网民在思想上有一副“好身板”,懂得分真假、辨是非,要用一腔良言多给些“正能量”,有的人既要期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又对任何正面作为都大加质疑甚至抨击,试问如此矛盾是要“闹哪样?”

  书记的“一套房”触碰了许多人的敏感神经,但不妨让事实说话,让正义和法律说话,在没有明确定论之前,公众的质疑声应是力促更多钱、房、物“晒太阳”的呼喊,是维护用权为公、不犯民利的箴言,而非无端抨击、发泄诋毁。现如今,网民素质越来越高、公众期待也越来越高,不妨就给现实一些时间,让现实报以答案,在此之前,我们的一字一言,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真理,可进可退、可褒可贬,助清风远播、断劣行深根。

  文/余祖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