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医闹”还未平息,不断上演的“婚闹”事件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着大众的视野。近日,演员柳岩在婚礼现场被闹的视频流出,引发了大家的广泛热议。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这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是恶俗;还有人认为,这只是为了烘托热烈的婚礼气氛。近年来,奇葩“婚闹”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触碰了道德的底线。泰安婚礼现场伴娘被人上下其手;日照海边上演婚闹,新郎被扒掉棉衣扔进大海;潍坊一新郎被绑在电线杆上……从“医闹”到“婚闹”,我们可以发现,“闹”字似乎总被人情社会所捆绑,人们在一边倡导文明与时俱进的同时,却也不经意的在瓦解风序良俗的价值。如果“闹”的没了“度”,最终,也只会闹伤得是人心,闹坏的是良俗,闹崩的是秩序。
实事上,“婚闹”作为习俗由来已久,特别是闹洞房。古人闹洞房,取辟邪驱恶之意,又有融洽新人关系,表达宾客祝福之愿。随着社会的发展,闹法也不断被创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结婚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谁都希望自己的婚礼喜庆、浪漫还与众不同。于是,随着婚礼的多样化,千奇百怪的“婚闹”也日渐成风。
与传统意义上的婚闹不同,现在的婚闹大多存在一种对刺激感的追求,似乎对有些人而言,简单温馨的婚礼缺乏个性和喜感,而婚闹正是烘托气氛的“调味剂”。诚然,婚闹作为一种礼节和民俗,应当予以保留,但我们应该明白,婚礼现场的来宾不是亲戚便是朋友,在表达祝福的同时,更应该举止文明,只有把握好一个度,才能见证好一段幸福。假若婚闹过头,不仅破坏了气氛变了味儿,更会伤了和气,最后难看的还是自家人。所以说,如果婚闹仅止步于对婚礼的祝福,小打小闹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但是,一旦这种行为成了由“闹”到“恶”的“催化剂”,那么很有可能让“喜剧”变成“悲剧”。
从小我们就在被教育对好的风序良俗要加以传扬,对恶的传统文化要加以摒弃。如果“婚闹”是对传统的发扬,表达祝福之意,我们无可厚非,但是,透过“婚闹”,我们看到的却是对传统习俗的曲解和扭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赋予新意的传统文化也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焕发无穷魅力;还有一些本该是“良俗”的却被人们称之为“恶俗”而唾之弃之。“天价彩礼”、“高香拜佛”、“喜帖变罚单”等破坏传统习俗应有之意的行为不断涌出。不难发现,这些被附加了过多扭曲“意义”的传统,却变质成了讲排场、拼面子的陋习。这并不是对民俗文化的发扬,反而是对本真的践踏。
虽然大多数人对这种扭曲了的行为或文化不认同,但是对于那些在恶俗的“婚闹”现场袖手旁观甚至拿出手机拍照的人来说,他们不“闹”不“恶”但却“冷”的态度,从侧面默许和助长了这种陋习的存在。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应更多的从正面引导公众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的培养,呼吁大家用文明的标尺丈量行为,用道德的力量约束举止,切莫让“闹”事坏了好事!
“囍”钱 2011-02-24 |
张麒麟:独一代,父母的爱拖累婚姻? 2012-10-19 |
郭双年:闹洞房出人命呼唤婚礼文明 2013-03-26 |
陆令寿:“十碗头” 2013-04-17 |
黄金新娘子为何引争议 2014-05-27 |
谨防洞房恶搞变成丑陋习俗 2015-11-19 |
闹婚也要有“节操” 2016-03-07 |
“婚闹”到底热闹了谁? 2016-04-01 |
“禁止闹婚协议”倒逼婚庆文明 2016-04-07 |
禁止闹婚协议也是移风易俗 2016-04-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