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想一想,上次去博物馆是什么时候?
多半是陪外地到访的亲友去“游览”一下,要么是带孩子去完成科普作业或文化活动,要么就是忽然收到了来自朋友的两张赠票。或者是,在行色匆匆中瞥见街道旁的一张海报,才忽然有了念头——哦,今天是博物馆日。截至2013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000余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免费博物馆,年参观人次逐渐提升。但观展者和人口基数相比仍然不算“可观”,博物馆参观者寥寥的新闻时有耳闻。从生活中同样可以观察到,除了被当作旅游城市热门景点的博物馆,“去博物馆”还没有成为我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细思耐人寻味。在有限的空间内浓缩和展现漫长的人类文明史和多元的人文景观,并提供给人思接万里的文化视野,正是博物馆动人心魄的地方;保存人类文化生活的众多传奇、记录无数历史巨人的足迹,正是博物馆的意义所在。想想看,马克思几乎在大英博物馆里度过了整个后半生,完成了皇皇巨著《资本论》,建立了解释人类政治经济生活的宏观框架;诺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撰写了小说《纯真博物馆》,也在小说之外,建造了和小说情节一样的、充满了伊斯坦布尔风情的私人博物馆,展现了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魅力。从最宏阔的理论到最细微的意象,都是和博物馆相关的人文景观。
可以说,对于一个人,博物馆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课堂,也是最适合静思、想象的地方,代表着日常生活之外的“诗与远方”;对于一个社会,它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代表着一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文化力量。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动博物馆及其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2008年提出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2013年年底实现2700余家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都纷纷加入免费开放行列,推出各有特色的文创活动。就在近期,文化部等部委还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作出部署。博物馆在一步一步走近大众,我们同样也要准备好把博物馆纳入自己的生活。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有一句经典台词,Magic never ends(魔法永不止息),这正是博物馆的巨大魅力。愿今天,有更多人能走进博物馆,加入精彩纷呈的文创活动;更希望未来,不只在“读书日”才想起读书,不仅仅在每年“5·18”才走进博物馆,让读书和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文化习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