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各家外卖平台应该拿出更多诚意和心力,扮演好守关者的角色。政府主管部门也有必要重新设计监管模式,适应网络订餐时代的消费模式
据《新京报》报道,在北京像素小区有102家开在走廊里的小餐馆,它们店面狭小,专营外卖。两个月来,记者进入饭馆暗访,陆续应聘9家饭馆服务员、杂工。它们无一例外均无“餐饮许可”,但在外卖平台的默许下上线,摇身变成生意火爆的正规店。北京像素小区物业直言,这里的100余家餐馆,90%以上都是无照经营。网络订餐在改变写字楼白领、社区居民日常习惯的同时,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形成了这个万人规模的“外卖村”。
外卖平台的强势崛起,迅速改变了都市上班族的生活方式。然而,在种种光鲜亮丽的营销盛况背后,却是令人触目惊心的重重乱象。厕所洗手池洗菜、用过的餐盒洗了再用、PS假证黑店三天上线美团外卖,地图上根本找不着的餐厅竟成了百度外卖APP推荐商户……一段时间以来,和“外卖”有关的负面消息,业已形成了一阵“丑闻接力”的浪潮。很多城市都曾曝出过外卖餐馆无证经营、脏乱不堪的新闻——这种跨地域的“普遍性”表明,餐饮外卖平台行业的管理,不能仅依靠平台自身,必须引入外部监督的力量。
北京像素小区“外卖村”的惊悚景象,以集中的样本、庞大的体量将餐饮外卖行业的阴暗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地百余家外卖小餐馆,绝大部分都属于无证黑店:从业者没有健康证;餐馆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许可证,也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什么都没有”的馆子却可以生意兴隆,这在餐饮实体店时代注定是不可想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依靠“前置审批”“到店抽查”及“食客举报”为主要手段的餐饮监管逻辑,在餐饮外卖大行其道的今天,已越发捉襟见肘。
众所周知,外卖黑店普遍存在着“未批先营”的状况,而因其店面隐秘、规模较小,在应对工商、食药监等部门的检查时,也往往能从容地“躲猫猫”“打游击”。现有的公共监管体系,面对餐饮外卖平台似乎束手无策。而与之相较,各家外卖平台虽然掐着旗下餐厅的“命根”,但这种管理关系,并未转化为正面的、有效率的约束力。更多时候,所谓平台方的筛选和审查,只是徒有形式走个过场而已。
名义上,外卖平台也会要求相关餐厅上传营业证照,并号称会派区域业务经理实地查核。可诚如我们所见,此类做法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者,由于平台服务提供方的放任和监管缺失,让不合格的餐饮企业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受公众信任的大平台。再者,基于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考量,尚处于初级扩张期的外卖电商,客观上存在着尽可能多吸收店家招揽顾客的冲动。北京像素小区出现的“外卖村”,最直观地反映出外卖平台既缺乏治理意愿又缺乏治理能力的窘境。
互联网所引发的业态变更,从来都是一个“赋权”的过程。网络外卖的兴起,实质上导致了“决定餐厅能否入场”的权限,由监管部门转移到了平台电商。而硬币的另一面是,有多大的权力便应承担多大的责任,掌握着市场入口的各家外卖平台,显然应该拿出更多诚意和心力,扮演好守关者的角色。当然,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而言,也同样有必要重新设计自身的监管模式,以求真正适应网络订餐时代的消费特征和交易方式。
其实,无论扯上多少科技创业神话,网络外卖仍须直面餐饮业的终极命题,那就是必须确保食品安全。
评论图说:“看不见的餐厅” 2014-10-30 |
夏熊飞:订餐APP别加了便利减了健康 2015-11-11 |
吴学安:网销食品安全监管不能“掉线” 2016-01-08 |
快评论 2016-03-17 |
网络市场监管首先要突破信息壁垒 2016-03-17 |
网络订餐呼唤“监管APP” 2016-03-18 |
互联网平台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坏 2016-03-23 |
外卖平台需社会共治 2016-04-21 |
网络家庭厨房不能放任自流 2016-07-12 |
网上订餐要线上线下一起抓 2016-07-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