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的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它以黄河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战斗决心,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但最近,一段《黄河大合唱》视频居然被贴上了“搞笑”的标签在网络流传。这几年,以另类形式表演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公司年会或晚会的热门节目,甚至还曾被搬上电视荧幕。(1月28日 央广网)
一首《保卫黄河》,曾经鼓舞了几代中国人,听者为之澎湃。但在当下的一些娱乐节目中,竟被多种形式恶搞,美其名曰,传统形式的歌曲听着让人提不起兴趣,并以创新、包装等为恶搞《黄河大合唱》等辩护。殊不知,拿着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厚重,换来一时肤浅的欢愉,实在有些轻薄和无知。
恶搞《保卫黄河》,并不是今日才开始的,早在几年前,一些学校、企业,甚至媒体,就开始了恶搞风,除了所谓的以创新名义弘扬爱国歌曲这点少得可怜的外衣之外,可能考虑更多的是收视率和吸引眼球。有的点评嘉宾还口无遮拦地为这种恶搞点赞叫好“没什么不可以调侃的,非常好玩”,当把好玩作为唯一目的,恶搞《黄河大合唱》,就变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敬畏感掉了一地。
《黄河大合唱》产生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清晰和不可辩驳的。但是,因为时间原因,年轻一代人与这类歌曲有着不可否认的时代感差距。因差距而不熟悉,因不熟悉而产生疏离感、无畏感、戏谑感,就可能是非常自然的事。在一切可以挑战,一切可以调侃的解构主义影响下,《黄河大合唱》也很难逃脱被解构的命运。
《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并非个例,被恶搞也绝非一两次。那些被歪曲的革命先烈形象,但凡战争英雄篇,非得来一段传奇或者感情戏,加之综艺娱乐节目的推动迎合恶俗风,不能说不与社会土壤有关,在解构主义的推动下大有推波助澜的架势。
近些年来,尽管对恶俗、丑化、歪曲的恶搞风进行了整治,但难抵一些媒体自身利益高于一切,在明星效应、自我中心的作用下,恶搞之风不小。《黄河大合唱》虽然只是一首歌曲,但被恶搞却折射出的是文化领域中自我菲薄的事实。
面对恶搞之风,光有气愤是不够的。恶搞《黄河大合唱》等行为,不光在民族感情上,从著作权法等法律角度,也很难以容忍这些恶搞行为,著作权拥有者有权拒绝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丑化等,作为继承者,冼妮娜、张安东等完全可以对这些歪曲丑化者提起诉讼。诉讼时间可能很长,但足以对这些歪曲者形成震慑,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
十九大报告强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并着力培养“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很显然,对恶搞《黄河大合唱》一类的恶搞行为,完全与之南辕北辙。忘记本来,迷失自我,换取轻薄一笑,最后只能被人嘲讽。
保卫黄河,彼时的民族有危机感。恶搞《保卫黄河》,此时的你我可有文化危机感和文化自觉性呢?
颜新武:企业产业扶贫是“好声音” 2014-02-13 |
恶搞花木兰 贾玲该不该道歉 2015-07-13 |
立法禁儿童独处能否照进现实 2015-08-07 |
黄 啸:我们和周星驰一样都是一条狗 2015-09-16 |
黄 啸:幸福美满才敢上演前任佳话 2015-09-28 |
找不到回家路不能怪验证码 2015-12-10 |
黄 啸:对于改编洁癖,还是学学郭敬明 2015-12-30 |
88年,奥斯卡为何还是“网红”? 2016-03-01 |
李玟要当“歌王”了,你信吗 2016-04-08 |
“入戏”当专注 “出戏”求超脱 2016-08-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