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拟最高罚200元。记者从4月23日上午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了解到,实施已近18年的《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如今迎来第三次修改。此次,计划提高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额度,对随地吐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罚款额度由过去的20元以上50元以下,拟提高到罚款50元,情节严重的罚款200元。(4月23日《北京日报》)
随着民众整体文明素质提升,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已大为减少,但依然有一部分人陋习难改,在街头、公园、车站等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也等于给病毒和疾病传播提供了“温床”。北京市此次修改《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其中拟对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加重处罚,罚款额度大幅度提高,最高可罚款200元,应该说具有较强惩戒力,能有效遏制不文明行为。但怕就怕沦为“纸上执法”,实际执法中没有多少违规的人受到重罚,那么,再严厉的惩罚举措也没有意义。
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公众认识到公共卫生环境的重要性。有科学研究表明,常人一口痰,至少含有5000万个细菌,而病人一口痰中,细菌数量更多达2亿个以上。通过痰液传播的疾病包括新冠等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新冠等肺炎患者或病毒感染者随地吐下一口痰,或许就能让很多人“中招”感染病毒。因此,禁止随地吐痰不文明行为,可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等传染病。
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随地吐痰的陋习难改,时不时在街头、公园、车站等公共场合“张口就来”,特别是疫情期间,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为遏制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许多地方都明文规定予以罚款处罚,但一二十元的罚款,数额相对较小,对违规者来说毫不在乎,再加上被逮到罚款的毕竟是少数,在侥幸心理作用下,不少违规者依然我行我素随地吐痰。北京市提高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罚款额度,吐一口痰有可能被重罚200元,数额不小,具有较强惩戒力,能让违规者有所顾虑,为了避免遭重罚,便不敢再随地吐痰了。
德育难改陋习,法治可大治天下。随地吐痰是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不文明行为,仅仅靠公民道德来约束,显然没有多大实际效果,而通过地方法规约束加以重罚,其效果将显而易见。但是,随地吐痰不文明行为的随意性很大,加大了执法的难度。如果执法实践中不能落实,最终会沦为“纸上执法”,随地吐痰不文明现象就难以遏制。因而,执法要让大多数违规者受到重罚,是至关重要环节。北京市正式出台重罚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规定后,一定要严格执法,比如利用“电子警察”等监控设备锁定违规者,像处罚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一样,对在车站、码头、机场等人员密集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的,一律顶格罚款200元,不让违规者成为“漏网之鱼”,才具有震慑力,从而在公共场合彻底杜绝随地吐痰现象。
讲究卫生,人人有责。公众应当自觉遵守文明法规,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但愿这场疫情能让公众充分认识文明卫生好习惯的重要性,按下摒弃随地吐痰等不文明陋习的“快车键”,营造卫生文明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