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张国栋:不妨先解决“双轨”再谈论“延退”
//www.workercn.cn2013-11-05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但凡提到养老金改革,几乎无法绕开“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历史遗留问题、政策公平性、延退背后的考虑等,都引发新的言论交锋。目前民间舆论对延迟退休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增加缴费总量,以缓解养老金整体缺口。但也有专家并不同意此看法。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就强调,我国如果实行延退,出发点不是弥补亏空,而是适应人均寿命延长的现实。(11月4日人民网)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延退的反对者认为,不能为了弥补亏空,强迫人们晚退休、多交钱。而褚福灵又说延退并非缓解养老金缺口,是适应人均寿命延长。那么,延退政策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若干年来,一直停留于民间包括专家学者或社会舆论的猜测、争论,并无来自官方的权威定论。也就是说,对到底为什么要延迟退休的问题,公众并不完全知情。自然,专家此番说法也不具公信。

    不错,国人平均寿命是延长了。但如何适应,却不是专家说了算。按褚福灵所言,养老保险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即缴费年限和领取年限要有一个比例。比如你交两年领一年,或交一年领一年,这个制度就很难持续了。“我们的退休年龄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已经相对偏低,因此要提高。内在的制度可持续逻辑就是,缴费年限和领取年限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他认为,这个合理比例应是交三到四年领一年。

    这或可理解为,你交一年,最多不能超过领一年,否则,沾了别人或国家的便宜不说,且“很难持续了”。理性来看,这样的观点似乎不错,但细究起来,仍是个弥补养老金亏空的问题。不过绕了一圈,换了种说法。

    然而,中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唐钧却认为,亏空应该靠政府财政拨款来弥补,须与延退的政策目的切割开来:“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国家采取延退政策,但不是为了节省养老金。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够,他们希望本国的老人多干几年。”照此观点,延退就又成了问题。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问题,而是政策问题,涉及养老金、劳动力供给、公共服务水平等众多方面。

    提到延迟退休,支持者还以“国际”趋势说事。实际上,国情不同,体制有别,不能照搬。而且在退休的问题上,影响因素特别多,有经济的、管理的,也有个人内在的选择,真正把退休年龄当做非常有效的手段,可能很困难。媒体指出,目前的共识是,就算要延退,也只能小步走。笔者以为,“小步走”也应慎重,倒是不妨先解决“双轨”再谈论延退。

    无疑,公众纠结延退,与养老金双轨制尤其并轨改革5年无进展大有关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早退或晚退,都会被理解为利用政策优势趁机多捞一笔。如果双轨制不及时加以妥善解决,任何有关退休年龄调整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人将其与双轨制本身存在的不公平联系起来并进行放大,招致更大的不满。

    这也难怪。有的人不交一年的养老金,退休了却“活到老领到老”。有的人交了三四年的养老金,退休了却可能领不到一年的退休金。在此现实语境下来谈论延迟退休,自然“底气”不足,更遑论“共识”了。

    所以,即使延迟退休是“国际惯例”,大势所趋,我们也得面对现实,尽力扫清障碍,为政策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换言之,先解决了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再来谈论延退不迟。起码反对声要小得多,阻力要少得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