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恐怕迟早将由一场以生产力、生产方式、显性财富为代表的“硬实力”之争,焕变为一场由生活方式、价值诉求、文化认同组合而成的“软实力”之争。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但这种新兴竞争的出现,何尝不意味着一种质的提升、社会的进步
近来,关于“逃离”还是“逃回”北上广又成为热议话题。
如果说,“要不要逃离北上广”问出的是大城市生存压力之下的沉重和迷茫,“逃回北上广”的立意似乎又深了一步。就像那条最近传得特火的话,“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让人见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适合青春的前5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的最后5年;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暂且不说,如此对比是否站得住脚,但至少表明一点,如今有些人在意的,已经不再只是简单地在哪儿落脚,而是在哪儿生活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换言之,有人进来,有人离开。有的人看到潜力激发,弱势者也可逆袭;有的人则看到云卷云舒,散淡人生也是一种自由。
当城际之间在硬件设施、资源信息交互成本上的“鸿沟”慢慢拉平,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恐怕迟早将由一场以生产力、生产方式、显性财富为代表的“硬实力”之争,焕变为一场由生活方式、价值诉求、文化认同组合而成的“软实力”之争。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但这种新兴竞争的出现,何尝不意味着一种质的提升、社会的进步?
当然,“二线城市”真的热了吗?恐怕还不好说。也许,是时候重新打量一下“二线城市”了。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上输入 “长沙算几线城市”,会惊讶地发现,这个问题早有好多人在问了,且回答见仁见智。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不知道算几线”的城市,诞生了过去十年间引领中国“娱乐工业化”进程的湖南卫视。有位资深的文艺评论人曾表示,如果说《超级女声》的一举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垂青,到了最近的《爸爸去哪儿》,就不得不承认在“偷懒一眼就能被看出来”的今天,“他们真的在很用心地做娱乐”。这让人不由联想起一位一线城市主流媒体的主管领导曾向周围人吐露过的郁闷,“如今二线品牌是最有营销需求和实力的一群。但它们似乎一点都不在乎我们这种一线城市媒体。反观一些地方卫视,充斥着大量舍得砸钱做广告的主。有些牌子我们听都没听到过。”
这大概也跟眼下中国还不是一个成熟市场有关。因为还不成熟,可能性就多了;因为各种后发优势和发展中不可确定的因素较多,没有任何一个先行者可以居安不思危、小觑他人。虽然生活从来不是励志故事的翻版,但那出叫做“后来者的决心”的戏码却常常在现实生活中轮番登场。正如上述段子中“一生之城”相较于“飘之城”更能打动一些人的心,如果你眼中的时间不在一朝一夕,谁说后来者就不能凭着想赶超又肯奋斗的决心一跃而起呢?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通过各种法律和制度,保障更自由的人口和资源流动。到那时,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不只是靠GDP意义上的比拼来说话,诸如“更健康”、“更绿色”、“更宜居”很可能成为更受重视的城市发展目标。
有人说得好,“二线城市不是任何人的备用轮胎。二线城市在努力一线,三线城市在努力二线。这种城市发展态势决定了二线不是大后方,而是新主场。”而如果你眼高手低,有梦想却不实干,空有望洋兴叹,二线城市也未必有你可落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