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打车软件血拼大战再度升级:嘀嘀打车前日凌晨宣布“再烧10亿”,每单奖励重回10元,快的打车紧急决定奖励11元。昨天嘀嘀打车又宣布,首单立减15元;二次起随机减12—20元,7天支付订单达10单,送“全民打飞机”豪华战机一架。对于这种烧钱停不下来的节奏,网友们纷纷表示:请继续!
网友们可以乐享其成,但出租车公司与监管部门的状况却颇为尴尬。在这场乘客、司机、互联网巨头的三方游戏里,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出租车公司居然被晾在了一边,既没有话语权也插不上手;而政府部门虽与时俱进顺应民意,但在行业标准、市场规范、个人隐私等监管上却明显滞后。打车软件血拼,表面看是两家APP之争,实质是移动支付入口之战,更深层次则是“互联网思维”对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改变,对传统行业运作模式与监管机制的撬动。
“互联网思维”有几个典型特点: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规模效应和颠覆性创新。在打车软件案例上,这几项体现得淋漓尽致。微信与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角逐,如按传统思维推广,无非是铺天盖地的各类广告;而在马云与马化腾手中,却借助技术绕过传统媒介,直接将钱砸到终端用户手里,靠口碑相传迅速占据市场。去年双十一,天猫、京东等电商的营销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已超十亿,对比之下,打车软件表面上看花了大钱,实际却是用低廉的成本占据了市场,赢得了巨大的商机。
微信与支付宝在打车软件领域之争,看似你死我活,但通过对用户移动终端的占领,却达到双赢的局面。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理财通、余额宝之所以火爆,有打车软件这个“顺风车”的一份功劳。这场战役微观上是两家之争,宏观上却是互联网企业对传统行业的入侵和解构,受到冲击的也绝不仅是出租车行业,传统金融、商业零售领域已经卷入战争,下一个是谁,医疗?教育?家居?餐饮?都有可能!免费打车只是开始,免费吃包子,免费体检不是痴人说梦。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思维”也非高深莫测,上述“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等理念,并不是互联网企业独有。传统企业之所以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主要原因是守着稀缺资源故步自封,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和决心。传统企业应以挑战为契机,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壁垒,快速融入信息化时代浪潮,这才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内涵。亦因此,这场尚未落幕的血拼之战,收益的不仅是乘客司机,以及微信、支付宝这些“入侵者”,而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给社会与生活带来的无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