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监督预算办法》将在2月18日召开的广州市“两会”上表决。这个办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条看上去颇为专业的表述:“部门决算草案应当按照经济分类编报支出”。广州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欧阳知笑称,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单位津贴、各种补助,将不再是秘密;另外,公众看到的将不仅是常说的“三公”了,是二十几个、接近三十个“公”。(2月18日《南方都市报》)
要管好政府的“钱袋子”,实现对政府公共财政的有效监督,实行预决算公开是有效途径之一。知情权是监督权的前提,无论是针对人大代表,还是面对普通民众,实行无保留、看得懂的“晒账”则极为关键。以“三公经费”公开为例,由于其受外界强烈关注,“三公经费”公开的明细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果能够借鉴“三公”公开的技术标准,那么公共财政预决算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监督预算办法》拟要求“部门决算草案应当按照经济分类编报支出”,在技术上与现行的“三公经费”公开的标准不谋而合。目前的预算公开主要是功能分类,简单说就是按照钱的功能用途来划分。比如对于安全部门来说,按功能分类就只知道这笔钱用于安全,至于如何用却不得而知。但经济分类则不一样,部门预算中的钱用于会议、培训、工资、福利、设备等方面的数量是多少则一目了然,正好与现行的账务处理方式相吻合。
虽然部门预决算草案历年都要经同级人大会审议,但由于功能分类的笼统性,使得其往往成为“糊涂账”,一些专业人士都“雾里看花”,其他人员更是“一头雾水”,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大代表都呼吁要改变预决算草案编报形式,便于公开的预决算账本让“小孩都能看懂”。而要达到这个要求,支出的经济分类信息应该成为账务公开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其实,实行经济分类编制支出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正如有关专家所言,财政部对这一分类做了统一规定,各单位财务的日常记录主要是这类信息,公开的技术条件是成熟的。简单地说,各预算单位现行的单位账本就是采取的经济分类办法,直接提取就可以使用。同时,陕西、云南、广西等地已进行经济分类的部门预算支出公开试点,都说明在技术上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有没有执行和落实的意愿。
由于经济分类更加透明公开,也能直观地反映问题,其效果取决于预决算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公共财政“晒账本”已经实施多年,其间存在很多的反复,甚至有形式主义的倾向,究其原因在于,除了技术上的要求之外,还跟制度本身的要求偏低有关。比如人大审议明知功能预算过于模糊,何以不采取修改相关规定,对实行经济分类编报进行强制要求?
作为公共财政的把关者,只有监督者自身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被监督者才会真正重视起来。《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监督预算办法》的出台是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一方面其为经济分类编制支出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强化了人大审议的效果,推动了预决算公开的形式改变,并为提高监督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