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蔡 辉:“中高收入国家”提法无误
//www.workercn.cn2014-04-25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正确的提法得不到公众认同,体现出我们社会的反智情绪,而对其背后蕴含的种种深层矛盾,应予以高度警惕。

  4月23日,发改委官员徐林表示,我国已成中高收入国家,希望通过“十三五”,接近乃至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意外的是,这番表态引发网友激烈反对,人们纷纷吐槽“对不起祖国,我拖大家后腿了”“我每月才拿3000元,这是高收入吗”?

  网友们的表态忽略了两个基本概念。

  中等收入国家体现的是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准,而非个体收入。人均国民总收入=GDP+(国外要素收入-国外要素支出),国外要素指从国外获得或支出的劳动者报酬、利息等,所占比例不多,因此人均国民总收入与人均GDP相近。中国人均GDP已达6700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3856美元至1190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国显然在列。

  而人均收入与个体收入亦不相同,但在公众舆论层面,高于平均值的人群往往沉默,这便形成了“人均困惑”,表面看,发言者人人在线下,则“人均”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呢?但事实上,不表态并不等于相关群体不存在。

  可见,徐林的提法并无不妥,为何却招致强烈不满?因为涉及了一个热词:收入。

  随着竞争激烈、房价畸高,今天年轻人倍感生活压力,提起收入,难免一肚子怨气,尤其是这个收入又和“中高”联系在一起,难免走向情绪化。

  对此,一味要求大家回到理性的角度来看问题,效果有限,还应重点把握两点:

  首先,多使用百姓熟悉的话语来沟通,对普通人来说,“人均国民总收入”等概念远不如涨点工资那么实在,也不像提高公共福利那么直接可感,生活是鲜活的,有怨言也有满意,深入其中,才能达成共识,总靠冷冰冰的数字和图纸作业,难免造成误会。

  其次,应致力于增进社会公平,平均收入水平确实不能完全体现个体收入水平,可两者落差太大,就会引发对立情绪。我们不能总是从宏观角度看问题,还要学会从微观、从个体角度看问题,古人说:“有民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在一个具有深厚“民本”思想传统的文化背景中,我们也应借鉴古人智慧。

  一个正确的提法得不到公众认同,体现出我们社会的反智情绪,而对其背后蕴含的种种深层矛盾,应予以高度警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