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曹祎遐:挖掘“众创空间”的增值潜能
//www.workercn.cn2015-09-01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核心观点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中国经济“新动能”,要不断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发展众创空间要重点建立推动创业、创新与就业协调互动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措施,形成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政策联动和政策合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把市场新动能充分激发出来

  日前,国务院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主讲“先进制造与3D打印”。卢院士讲到,美国的创客和极客,1/3在高校,1/3在自家车库,1/3在孵化器。李克强总理就此对比说:中国有9亿劳动力,每年毕业700多万大学生,这些力量如果发挥出来,把众创发展起来,就能让大量创新在创业中迸发。结合国务院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众创空间的建设扶持进行加强完善。

  完善项目培育机制

  首先,在众创空间的项目选择和培育方面要勇于创新,充分试错。有数据统计,美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率达20%,而中国仅为0.3%。硅谷为缺乏专业工作经验的美国在校生提供指导,使其在创业初期找准方向。这里每周都会举办创业交流会、创业大赛、风投会议、黑客挑战赛等活动,同时这里拥有各类计算机程序员、风投、孵化器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要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只有鼓励创新,增强对创业者失败的包容度,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二,加强创业团队支持力度。现在许多80后创业者往往陷入追求短期效益、忽视团队培养的尴尬境地,使得创业项目后劲不足,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文化创意类企业,覆盖面广、不确定性大,虽然创业者专业能力很强,但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较弱。因此,不仅要扶持这些小微企业组建完备的创业团队,而且还要制定特殊政策,帮助其更快速健康的发展。

  第三,改变现有的资助方式,对扶持对象要变静态评选为动态考察,提高财政扶持资金效率与投资精准度。目前,对小微企业的资助中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因此银行鲜有贷款意愿;而大部分的风险投资只着眼于中后期成熟的创业项目,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资助甚少;新兴的天使投资和众筹的方式还不成熟,资助力量十分有限。这就大大凸显了政府资助的重要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的这笔投资显得至关重要。创业团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年必须有变化和创新。因此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财政扶持资金,政府应对项目和团队进行跟踪分析和动态考察。

  打破行业区域壁垒

  在项目合作方面,亟需合作联动,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当前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体系涵盖了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覆盖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到产业化等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高校中蕴藏大量原创的创意成果,可供开发的原型非常之多。以同济大学为例,该校设计创意学院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引领整个学校的创业风气。该学院实行“设计+技术+商业”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可以发掘与市场对接的设计创意。同时,还推出了创新创业辅修课程包,鼓励学校里更多有创新想法的同学加入,安排专业导师进行指导。但是由于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学校与市场的对接目前还不顺畅。因此,需要加强合作联动,通过各个机构间相互合作解除机构间、行业间的壁垒,形成多方参与的创新型网络智库,提高创新效率,引领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外,弱化或消除区域壁垒。区域壁垒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由同一区域不同政策造成;另一方面政策过多,造成“政策拥挤”现象。科技创新政策包括了多个政策领域,各自政策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应加强各个领域政策的协调,形成目标一致、搭配合理的政策合力。

  引入专业服务机构

  在项目增值服务方面,一般做法是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园区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管理方,而目前其主要的功能是商业地产开发。一些实力较强的园区主动承担起增值服务功能,如培训、孵化、融资中介、价值发现等,而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园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要将更多职能社会化,培育出为众创空间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将园区的综合服务平台和专业的服务机构联手协作,实现更好的服务效果。

  在这一点上,广东省珠海市的创业园区已经做了较好的示范。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珠海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珠海市人才资源与就业服务中心可根据创业园运营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社会创业专业服务机构合作运营创业园,购买专业机构创业服务工作成果。据悉,未来孵化园将由专业机构承担创业服务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专业机构将协助入孵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为企业开展经营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服务,协调工商、税务、专利等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为入孵企业和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技能培训等服务。而在后勤保障方面,专业机构将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后勤、安保、卫生等保障服务工作。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中国经济“新动能”,要不断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发展众创空间要重点建立推动创业、创新与就业协调互动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措施,形成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政策联动和政策合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把市场新动能充分激发出来。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