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国家要推动经济进一步从“量大”迈向“质强”,就必须坚守和筑牢实体经济这块强国基石,摒弃“避实就虚”的浮躁功利,弘扬“虚实相济”的求真务实,靠创新驱动发展,遵循市场导向,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助力中国经济创造更多奇迹。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一以贯之抓,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在新形势下、新起点上开始新征程。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的国有企业比重大、基础好。总书记此番呼吁振兴东北经济,传递出明确信息:要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壮大实体经济,根本在于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国家要推动经济进一步从“量大”迈向“质强”,就必须坚守和筑牢实体经济这块强国基石。
在不少人看来,实体经济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利润空间有限,不如玩虚拟经济来得轻省。以至于现在一谈创新创业,大家目光似乎就习惯性地盯在金融资本、互联网技术等上面。而事实上,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是最关键的,没有这个“1”,其余环节都将是“0”。中国经济要换挡升级、提质增效,首要的创新应该在生产上、在实体经济上。“虚火”过旺,让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难免出现大量企业“在流动性的海洋中被渴死”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壮大实体经济,就是为国家经济固本培元。近些年,欧美等老牌经济体难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几乎都与实体经济的萎缩下滑空心化脱不了干系。如今,美国已提出“再工业化”,英国也强调要“重新工业化”,德国则忙着“工业4.0”,正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中国,怎能无视前车之鉴、今时之机?
客观地说,我们国家实体经济的现状是“体型虽大筋骨不强”。进一步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是重要依托和动力源泉。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非创新难以添活力;放眼全球,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产业更新换代日趋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非创新难谈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新兴大国,我们唯有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才能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切不可听别人忽悠,陷入资本游戏、泡沫游戏当中。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点燃创新发展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就当下而言,主要着力点仍是树立市场导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我们国家,“国字头”“中字头”企业占据着实体经济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大型国企相对集中的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求解这道发展难题,首要一点便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积极发现和培育市场,从放活市场中找办法、找空间、找出路。作为创新主体,企业要主动研判科技和产业变革大势,完善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增强自身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当甩手掌柜,而是要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把握好战略与政策导向,稳定市场预期。对于那些看准的、确需支持的企业,不妨采取合理的、差别化的激励政策。一方面,拨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天平,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坚持控货币、抑投机、强监管,将资金挤出投机市场,对价格炒作进行坚决打击,维持市场长期信心。刚刚过去的周末,十部委联合发布“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在肯定鼓励的同时逐渐强化监管,方能倒逼金融市场走出野蛮生长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归根结底,经济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和创造财富。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间,一套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坚强根基,而今再出发,我们当摒弃“避实就虚”的浮躁功利,弘扬“虚实相济”的求真务实,助力中国经济创造更多奇迹。
余丰慧:从当当网骂国际投行中猛醒过来 2011-01-19 |
周俊生:中低收入者如何才能“加薪” 2012-01-05 |
声音 2012-03-16 |
莫端 易晓平:盘活货币存量,银行要过三关 2013-06-25 |
周人杰:国企改革,为全民福祉而战 2015-07-22 |
崔文佳:坚守和筑牢实体经济这块强国基石 2015-07-22 |
谭浩俊:国企改革有利于唤醒实体经济 2015-08-13 |
谭浩俊:国企混改是各类资本双向渗透 2015-09-29 |
广州日报:外部董事不能再成“花瓶” 2009-06-02 |
广州日报:外部董事不能再成“花瓶” 2009-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