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都需要进口。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圆珠笔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见1月24日新华网)
小小球珠并非生产技术有多难,何以使我们陷于“制笔大国”而非“制笔强国”的“尴尬”?道理很简单,制造圆珠笔球珠和球座体的核心材料易切削不锈钢线材,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墨水和设备大量依靠进口,小小球珠成为科研创新的死角。小小球珠之问,首先是对企业创新意识之问。作为钢铁大国,我国钢铁产量持续数年产能过剩,企业面临调结构的“囚徒困境”,为何却不去研发制造圆珠笔球珠急需的钢材?对钢铁企业而言,原因是制笔行业体量很小,利润微不足道。但易切削不锈钢线材价格每吨12.5万元,相当于普通钢材价格的几十倍。同时,一个新型钢材品种的问世,势必影响和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更新换代,潜在的需求量和经济效益也将不可估量。遗憾的是,小小球珠被企业以利润微不足道抛到了创新的死角。
小小球珠之问,更是对当下我国产、学、研体制机制之问。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出宇宙飞船,为何却研发和生产不好一个小小圆珠笔球珠?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不畅、机制不活,我国科研单位和高校产、学、研三者严重脱节,科研不是从市场需要出发,而是为了拿课题、发论文、评职称、获奖。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沉睡”在故纸堆里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科研课题无人问津。如是,小小球珠成为创新死角也就见怪不怪。
小小球珠的尴尬,暴露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诸多问题,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的启示是多重的。事实上,小小球珠并非技术有多难,在国家启动“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后,包括笔头不锈钢线材、墨水制造、加工设备等技术均取得突破。创新莫以球珠之小而不为,创新需要企业、科研单位和国家同时发力。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