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郑州一市民去银行糊里糊涂买了基金,1万元进去1700元出来。不知何时,去银行存款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情。每年3·15,都会有读者吐槽,本来是到银行存款,最后却购买了稀奇古怪的理财产品或是保险。如果存款变保险,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支取,大概还能保本。已经40多岁,对投资一窍不通的曹女士用存款买了基金,而且是高风险的杠杆型基金,她就彻底悲剧了。(3月3日《河南商报》)
只要去银行办过事的人,可能都遇到过推销保险或理财产品的现象。这些推销员在银行里工作,穿的服装也显得非常正规,很容易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误以为他们是银行工作人员,他们推销的是银行经营的产品,因此有银行的信誉来保底。推销者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是投资都会有风险,一旦轻信推销,说不定就会给自己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就在昨天,有位网友在我的微博里爆料说,有些领域存在一些不良从业者,针对老年人和女性设计了专门的圈钱方式:保健品、医疗器械、理财产品、保险。前两类,推销人员对老人的亲,亲生子女都自愧不如,而且针对老年人贪小便宜心理,又是免费体验,又是送大米菜油,甚至还有免费去景区玩。而后两类,则往往利用信息的不对等,来进行忽悠。
类似的现象不断增多,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不要购买自己不懂的理财产品。另外,相关单位在进行推销的时候,也必须介绍清楚,不能只是鼓吹高收益,而对存在的风险避而不谈,否则就有违规甚至欺诈之嫌了。对某些行业的害群之马,必须及时清理门户,否则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而同时,作为合作单位,银行对此是否也有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管理的责任呢?毕竟事情发生在银行里,不少客户之所以购买某些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这样的事情多了,对银行的形象和声誉无疑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银行都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有义务保护客户的利益。面对“1万元进去1700元出来”的典型案例,监管部门也应及时介入,一是要进行调查,查清其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二是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公众增强对类似行为的警惕性和免疫力;三是要排查银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不要让消费者去银行存款成为一场考验智商的“危险之旅”。
婚姻法拟规定婚前买房归个人 2010-11-17 |
让环卫工少点危险 2011-05-13 |
一周看点:别让民生工程沦为“民怨工程” 2012-02-10 |
易国祥:善意的疏忽与智慧的善举 2012-02-17 |
王石川:镇政府应少一些家长式管理 2012-05-10 |
幕后推手 2013-01-25 |
王石川:不能让临时救助制度流于形式 2015-06-12 |
存款“捉迷藏”,银行系统可安全? 2015-11-19 |
章 正:“盗号谣言”为何会引爆群体的不安 2016-01-13 |
快评论 2016-02-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