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总书记对湖南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特别是提到精准扶贫时,他对十八洞村的印象特别深刻,对每个人、每件事都记得非常清楚,娓娓而谈。(3月8日 新华网)
从某种意义上说,扶贫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而收入分配则事关社会公正。因此,通过扶贫,建立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也一直是中国政府的不懈追求,自然也是我们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征程中,必须正视的重大命题。它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实现最大范围的公平和合理,并最终回归到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在繁重的脱贫任务中,如何科学、高效地完成,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无论是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还是在地方的专项调研中,习近平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词——精准扶贫,事实上,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时正式提出的。在贵州的调研座谈会上,习近平对精准的价值如此说道——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这里的“精准”应是两个紧密关联的向度,一是对贫困人群的精准识别。只有真正了解哪些是需要帮扶的困难户或是贫困地区,才能提高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在这次审议会上,习近平对他去过的十八洞村的熟悉,让许多代表惊讶不已。应该说,习近平对调研地区的“如数家珍”,本身就是对“精准识别”的最好诠释。
二是对扶贫措施的精准设计。这个最大的前提是,必须知悉他们的真正需求在哪里,以及了解他们致困致贫的原因所在。只有在了解和掌握这些详实的信息后,才能做到精准地扶贫,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在谈及精准扶贫时,习近平还专门强调,扶贫不能只关注他去过的地方,其他贫困地区也要有针对性的帮扶。换句话说,精准扶贫不能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应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去推进。只有没有区别的“精准”扶贫,才能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事实上,当精准扶贫作为一种顶层设计推出时,它所呈现的正是公共政策的供给。扶贫供给,是一项我们从未停歇的政策生产,而精准扶贫的提出,正是对传统扶贫思路的再造,提高供给质量,让社会政策供给更契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新经济形势下,国家顶层设计适时推出了“供给侧改革”,意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再来对照精准扶贫,又何尝不是一场供给侧改革呢?
人民日报:带着贫困人口奔小康 2014-10-17 |
王 勉:从《平凡的世界》看如何“阻止贫困... 2015-04-16 |
闻 涛: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 2015-06-25 |
庄永明:小处做好,群众过得更好 2015-11-03 |
开放共享作引擎,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2015-11-02 |
顾仲阳:扭转“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 2015-12-10 |
南方日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工作 2016-01-06 |
赵蓓蓓:啃硬骨头是个细致活儿 2016-01-12 |
脱贫攻坚检验“落实能力” 2016-02-19 |
脱贫新思路:互联网+扶贫打造“私人订制” 2016-02-2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