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两年来,“香港衰落”基本上成为内地舆论的一个热词。
老实说,作为一个感性的判断,这个说法是成立的。在中国内地全面崛起的今天,香港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一枝独秀,其在内地人心目中的“首位度”必然降低,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效应。但如果抛开感性的偏见,看经济数据,香港是否真的出现了衰退呢?
2015年,香港的人口增长率达到0.8%,并不比内地一线城市差,要知道上海去年的人口增长率还是负数。
2015年,香港GDP同比增长2.4%,与预期持平,这在发达经济体中,已属不俗了。最近十年,香港最重要的金融业也在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2003年,香港金融业占GDP比重只有13.3%,2014年已经占据16.5%. 2014年香港地区的FDI(外商直接投资)与ODI(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增长39%与77%,堪称暴增;IPO数据更是惊艳:2014年,香港市场共完成115宗IPO,筹集资金达2277亿港元(同比大增34.8%),在全球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2015年更是超过纽交所,位居全球第一。
据此我们可以说,过去十年,香港失去的只是相对优势,与自己相比,仍在不断进步,只是在速度上落后于内地城市。在宏观经济数据上,香港仍然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仍然是中国内地当之无愧的“超级联系人”。
但,有些问题并不能通过整体数据反映。香港经济的问题不是总量,也不是速度,而是结构。
香港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0.1%,第二产业占比7%(其中制造业只有1.4%),另外92.9%均为服务业,服务业中又以金融、贸易、专业服务等高端产业为支柱。这个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导致香港的就业体系呈现高端与低端的两极分化,缺乏一个中间层的就业体系。
所以,香港制造业空心化的真正麻烦,不是像很多人说的“让服务业失去支撑”(和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一样,香港的高端服务业主要服务的不是当地企业,而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企业),而是“让社会底层人群失去就业的多样性选择”,进而导致底层人群缺乏上升的通道。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同为城市经济体的新加坡,在贸易与金融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保留了规模巨大的制造业,尽管这些制造业很多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业——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体来说,制造业虽然贡献不了多少GDP和税收,但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选择,是维护社会生态的一道防护线。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香港经济数据很好看,金融、贸易、地产从业者赚得盆满钵满,底层人群却没有什么“获得感”。底层人群没有经济发展上的“获得感”,这件事挺麻烦,将直接影响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稳定秩序。
总体来说,香港仍然是中国经济联系国际世界无可替代的“超级联系人”,只要中国经济这艘大船仍在高速前进,香港经济就不愁没有发展。但正如前文所言,香港经济的问题不在于总量和速度,而在于结构——这一点,香港可能需要向内地学习,通过营造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重新激起香港大众阶层的创业活力。
法制日报:坚决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权威 2014-06-11 |
强世功:中央治港思维的最新阐释 2014-06-11 |
光明日报:正确处理“一国”与“两制”关系... 2014-06-18 |
华益文:祖国的战略定力是香港之福 2014-06-30 |
新闻时评:走好香港政制发展的关键一步 2014-09-01 |
人民日报:走好香港政制发展的关键一步 2014-09-01 |
寒 竹:激进反对派成香港民主发展大路障 2014-09-05 |
贾秀东:美国涉港报告缘何死灰复燃 2015-04-15 |
走好“后政改”之路 香港需弄清“我是谁” 2015-07-01 |
环球时报:港书商亲笔信让“绑架”谣言不攻... 2016-0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