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高管薪差600万何以波澜不惊
刘效仁
//www.workercn.cn2016-04-12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有媒体从48家央企发布的年报中,梳理出了上市央企的总经理、总裁等高管的薪酬。同比下降的有18家,同比涨幅过100%的有4家。上市央企高管的年薪差距颇大,去年收入最高者和最低者的薪酬相差约600万元。尽管这一榜单,让央企薪酬改革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可薪酬之间的巨差并没有引起围观。从公众舆论看,倒显得波澜不惊。

  笔者以为,不只是百姓心态日渐成熟,少了红眼病,更因拉开收入差距,恰恰是国企分配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符合公众预期。其一,高管收入越来越公开透明,让公众豁然。长期以来国企收入不公开,公众早就啧有烦言。不是好奇心特强,关键在于国企就等于国资,属于全体国民。作为公民、纳税人,有权利知道国企的经营情况,有权利对其利润分配实行监督,自然就有权利对高管们的收入知情。也唯有知情,才能监督。眼下,高管的收入情况,公众则可以从不同渠道知悉。48家央企总经理收入榜单,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年报显示的高管年薪,无疑有利于公众的知情与监督,自然会免除对其分配不公的疑虑和猜忌。

  其二,高管收入差距拉大是绩效挂钩的必然结果,让公众释然。让公众所广为诟病的还有国企高管的分配长期负盈不负亏。企业有利润,管理层收入高高在上,远远超出普通职工的十数倍,且旱涝保收,即使亏损严重,收入依然不减,造成了国有资产实质上的流失。中海油有个陈同海,企业亏得一塌糊涂,照样拿数百万乃至千万的年薪,甚至奢侈挥霍,简直就是个败家子。当然,要放在当下陈同海的高薪想都别想。因为现今按企业经营绩效和行业发展情况,给央企高管市场化定价。绩效挂钩了,高管与企业效益捆绑在了一起,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比如,去年效益欠佳的能源、银行等行业的央企上市公司,高管的收入均有所下滑。中国神华能源总裁韩建国的年薪,已从2014年的123.84万元,下降到去年的73.1万元。根据年报显示,金融业的高管们年薪较2014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降幅已超过50%.两大石油企业总裁的年薪也几乎被“腰斩”。从分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上,至少让国资的所有者,对国企的发展看到了一线希望。

  其三,让职业经理人“先富”,让公众欣然。从榜单看,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去年薪酬高达637.3万元,位居第一;收入最低者为云南铜业总经理高贵超仅为6万元。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原油价格屡创新低,金融外汇市场波动等大环境下,中集集团2015年仍实现了营业收入586.86亿元的骄人业绩,更因为麦伯良为职业经理人。而后者为中管干部。前者则不受中央“限薪令”的限制,年薪“不设上限”,得以更加市场化。

  所谓职业经理人,实为“临时工”,其聘任关系终止后,一并解除劳动合同,自然要回到人才市场,充分体现“市场化来,市场化去”的原则。给予他们高薪,自然也是其职业风险的应有回报。职业经理人制度,恰恰是与市场化接轨的根本路径之一,是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在国资委下一步着力推进的“十项改革试点”中,与薪酬改革紧密相关的就包括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等多项改革试点。

  让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担纲,对于中国国企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