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针鼻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只有制度的漏洞补上了,企业负债才能做到量力而行,确保高杠杆去掉之后不会“死灰复燃”
今年以来,国内信用债市场出现多只债券违约,兑付风险加大,各方很关注。近日,市场传来好消息,很多企业能按时还钱了:4月暂停168亿元债券交易的中国铁物,年内到期的68亿元债券已按期兑付;前期出现债券兑付风险的中国二重、山西华昱,以集团承接方式妥善解决;其他可能出现兑付风险的央企,通过多渠道积极筹资,到期债券均已按期兑付。这让投资人松了一口气,也稳定了市场信心。
风险点被及时化解,固然值得高兴,但还是要回头看看:这些风险从何而来?为什么高债务成为有些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从根源上避免高杠杆风险,也是去杠杆的题中之义。
俗话说,“针鼻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近年我国企业债务水平较快上升,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暴露增多,导致企业债券违约和银行坏账率上升。之所以形成眼下的高杠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经济上行期,企业和银行过于乐观,盲目铺摊子,风险意识淡化。小不治会成大患,金融风险是一点点积聚而成的,化解风险应当从补“小洞”做起。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企业融资仍以银行贷款为主。银行怎么发放贷款、怎么甄别企业优劣,决定着企业的负债情况。
客观地讲,国内银行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还不够强。前几年,钢材价格一路走高,各地钢贸市场争先恐后地冒出来,生意火爆。许多银行业务人员追在钢贸商后面,求着老板们贷款,在一段时间里,这些贷款也确实让银行“盆满钵盈”。然而,钢材市场形势急转直下,靠囤货赚差价的传统钢贸商经营惨淡,银行又开始收紧贷款。“抽贷”使一些相互担保的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钢贸行业不良贷款集中爆发。这给银行业带来警示:对企业发放贷款需防患于未然,不光要看它有多少抵押物和眼前的经营状况,还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承受力,更要对行业发展前景有清晰的预判、果断的决策。
从企业的角度看,借贷是一把“双刃剑”。企业适度加杠杆,可以借力加快发展。然而,过度借贷不仅会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自身也会因债台高筑而背上沉重包袱,拖累发展脚步。“脚穿多大的鞋,只有脚最清楚”,哪类规模的企业需要多少贷款,企业心中有数。一味盲目扩大贷款规模,超过了企业实际需求,最后就会积重难返,让企业不堪重负。所以,去杠杆首先得要企业自己先念“紧箍咒”,形成负债的自我约束,把好适度借贷的头一道关口。
此前,一些企业特别是国企,家大业大,抵押物多,信用好,从银行贷款、向市场发债都比较容易,资金成本也低,企业有强烈的过度负债冲动。如今市场环境变化,买卖不太好做,企业去杠杆的压力更大,此时更需要绷紧财务硬约束这根弦,为企业发展系上安全带,重新审视负债观,合理控制借贷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只有制度的漏洞补上了,企业负债才能量力而行,确保杠杆去掉之后不会“死灰复燃”。此外,借钱有了硬约束,拍脑袋决策、花钱如流水的现象也会减少,国企才会“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花”,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提升。
尤须注意的是,防大险,从根本上还是要强健中国经济的体质,增强企业抵风御寒能力。去杠杆的具体操作也别忽视这一点。加杠杆不能“一窝蜂”,去杠杆同样不能“一刀切”。现实中,企业的经营状况千差万别,所处的市场各不相同,需要摸清底细“对症下药”。越是在经济下行期,金融机构越要与实体企业并肩渡难关。对那些遇到暂时困难但发展前景不错的企业,就应该“输血”,增强企业自身去杠杆的能力;而对那些失去自我生存能力的僵尸企业,要毫不手软地加大清退力度,通过破产清算和兼并重组等市场化方式,该出清的坚决出清,释放宝贵的金融资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