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一带一路”应有胸怀
吴梦林 梁海明
//www.workercn.cn2017-09-18来源: 环球时报分享到: | 更多 |
巴基斯坦与中国建交逾60年来关系一直很“铁”。然而,对于“一带一路”和中企投资,不少巴基斯坦媒体在报道中坦承,中企投资并不单纯只是因为“中巴友谊”,也不是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而是由于“双方利益所在”。可见,互惠互利是中企赴巴投资的重要动因。
但笔者还是想多提醒赴巴投资的中资企业,有些地方需要留意:
其一,中资企业应更多聘请巴当地劳工,以及逐步向巴输出技术,这应是前往该国投资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中资企业应主动学习并掌握当地的制度和文化,遵守规则,与当地社区形成良性互动,不能忽略当地劳工褔利、安全保障和环保因素。同时,中资企业除了参与该国政府的项目之外,也要考虑更多与当地民营企业合作。只有逐渐为投资所在国的民众所接受、认同,中资企业才有可能发展得更顺利、更快。
其二,中资企业应避免表现出经济、技术上的优越感。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一国内部,炫耀优越感大都有害无益。例如,美国常以经济、文化上的优越感,从高高在上的角度对众多国家的制度、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指手画脚,结果遭他国民众诟病、反感和抵制。客观来说,巴基斯坦在科技、经济等领域较中国落后,但中资企业须收起优越感,以平等、友善、互助、合作的姿态,与巴国内民众交往、交流。这不但可对外展现大国国民风范,更可为中资企业到巴投资营建一个更加和睦共处的环境。
其三,中资企业要有胸怀天下的使命感。部分中资企业认为,“一带一路”应为中国利益服务。这种想法和做法,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国西班牙、英国都曾有之,美国现在也在干。如果中国模仿之,不但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和平发展、携手共进之路,还会令原本对中国有期望、渴求改变当前国际秩序的国家失望,更容易令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动机产生质疑。因此,在巴基斯坦,如果中资企业表现短视,言必谈自身利益,而对对方利益和关切冷漠置之,那么久而久之,巴会视中资企业狭隘、自私,进而对未来与中资企业合作逐渐丧失耐心、信心。
推而广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也应注意上述问题。“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定位,不但是探索国与国合作的新模式,也是探索全球治理、塑造另一国际秩序的新模式。因此,中资企业更须有心怀天下、同舟共济的胸襟,在寻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兼顾共同利益。(作者分别是丝路智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张苇柠
迈入4.0时代,中企“走出去”步伐更需稳健 2016-04-14 |
“中国诚意”给亚欧发展愿景增添了勇气与活力 2016-11-09 |
做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 2016-12-29 |
当中国助力非洲进入“快时代” 2017-01-12 |
牵起手来才有同一个世界 2017-05-10 |
用我们的心光照亮世界 2017-05-18 |
推进宽维度高水平的中德合作 2017-06-01 |
“一带一路”释放中国与南亚合作潜力 2017-06-22 |
连接中国市场对马很重要 2017-08-25 |
融义于利,中阿合作天地宽 2017-09-15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