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从“深圳速度”到中国力量
//www.workercn.cn2018-01-18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月15日,经国务院批复,位于深圳市的经济特区管理线被正式撤销。至此,运行了36年的特区管理线完成了它的使命,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画出了深圳经济特区。为了保障特区有一个高效稳定的发展环境,1982年起,一道高2.8米、全长84.6公里的铁丝网(“二关线”)划开了特区与非特区。

  改革开放伊始,深圳经济特区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迅速卸下了沟田渔村的外衣,开始谱写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中华第一楼”的“深圳高度”,从金融实验的先锋领地到百货齐备的购物天堂,边陲小城镇一步步走向了繁华大都市。

  深圳引来了内陆才俊的心向往之。只是,改革开放之初,想进入深圳,确实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一个通关的“边防证”就因为其繁复的手续,卡住了无数人的脚步。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洪流早已深入到内陆各地。全新模式的税收政策、中外合资的经营方式,这些原本在特区试行过的政策,也在内陆生根发芽,并且硕果累累。伴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边防证”的办理难度已经明显降低。

  当历史滑进21世纪,改革开放助力中国取得了无数傲人的成绩。高速交通化“天涯”为“咫尺”,创业热潮化“自由”为“动力”,网络经济化“思想”为“机遇”,新兴科技化“梦想”为“传奇”。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都市在内陆纷纷涌现,见证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凝聚起的中国力量,在大放异彩的同时,也将“二关线”衬托得更加平凡。

  于是,一系列的“撤线行动”开始实施:2005年起,内地居民可以直接持身份证通过“二关线”;2008年,“边防证”正式停止办理;2013年,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撤销“二关线”;直到今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经济特区管理线正式被撤除。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撤除具有象征意义,标定了改革开放新的时间节点,告诉每一个“中国梦”的接力者:开拓广阔的视野,抓住时代的机遇,在黄金时代谱写属于自己的积极人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